辽宁从省、市、县(市、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期分批选派1.2万名干部到经济困难乡镇任第一副书记或第一书记、到村任第一书记,对全省593个经济困难乡镇和11700个村实现全覆盖。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纠纷调处,等等。这些具体、繁琐的事务性工作,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的质量与进程。不论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还是从各单位选派的年轻干部,他们文化程度高,开拓意识强,将他们选派到农村,有利于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要敢于用他们的新视角审视农村,善于挖掘致富商机,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改变农村面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网易河北2018年2月24日)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年轻干部要成为有用之才,离不开基层的历练。年轻干部要在基层工作中深入调查研究基层实际情况,深刻理解老百姓的酸甜苦辣,真切体会老百姓的艰难困苦,树立起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公仆意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真正跟群众摸爬滚打过的人,才能融入到群众当中,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年轻干部要经常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增强对群众的感情。经常深入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聊天拉家常,与群众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深入田间劳动,帮助群众劳动,边劳动边聊天、学习,拉近干群距离,使群众信服,与群众建立“共同语言”。干群之间有了信任和感情,年轻干部也有了群众基础和群众工作的经验。(文/稻草)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