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践者,是新常态下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任务,同时也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中国一个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村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以贯彻落实的组织者和实践者,这支队伍的能力素质和执政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农村的发展水平,更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监管,要重点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严格执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廉政教育内容融入到传统文化传播教育中,并在农村广泛深入的宣传;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村民会议、“一事一议”等制度,推进村务决策公开制度、村级重大事项票决制度、公开听证制度等;结合各行政村的实际,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财务管理、民主理财等规章制度,广泛推行村财乡管制度、村级工程招投标制度、村级“零”招待制度等;强化民主监督,实行村务、党务、政务一并公开,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干部行为和村级财务的全程监督。不管是从监管机制还是试试效果上说,关键是不要让制度成为形式。基层要定期组织开展农村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查处扶贫民生领域侵占截留、套取挪用、贪污私分财政补贴资金,以及扶贫惠民政策执行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实不准、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确保中央和省脱贫攻坚等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取得实效。(文/周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