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坚决防止和反对“好人主义”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3-28  发稿编辑:韩春梅

 

 “做个好人”,是每一个人从小便常常听到的长辈教诲,也是中国人朴实的道德追求。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把做个好人理解成好人主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强调坚决防止和反对好人主义。好人主义是党内生活中的一种不良风气。一无立场、二无原则、三无底线的好人主义,实际上是侵蚀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害人主义、坏人主义。(人民网2018年2月17日)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然而,好人主义者要么对消极腐败、不正之风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要么就以变味、走样的批评来应付组织生活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似抑实扬、明贬暗褒等,都是好人主义者惯用的手段。如此下去,一些同志就会从小错走向大错,甚至滑入犯罪的深渊。如果一个集体的好人主义风气越来越盛,昂扬奋斗的精神风貌必然不复存在。“好人主义”奉行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处世原则:对上恭维奉承,溜须拍马;对平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团和气;对下级遮遮掩掩,在干部管理上滥施“好人主义”,是一种只讲私情而不讲党性,只讲关系而不讲原则的庸俗作风,是一种不负责任和缺乏担当精神的表现,长此以往只会削弱我们党员干部的意志力和战斗力,从而影响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古训道:“棍棒出孝子、娇养无义郎”体现了从严治家的思想。治家亦如此,治吏更应如此。从严管理干部。关键是要敢于较真、敢于监督。要勇于坚持党的原则,不怕得罪人,坚决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违反党的原则的人和事不留情面,对工作不力和作风不正的干部不姑息迁就,对出了问题的干部不包庇袒护,形成讲认真、讲原则、讲规矩的良好风气。畅通干部监督管理渠道,强化党内监督,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作用,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形成干部监督管理合力,促使各级干部忠于职守、秉公用权。更要强化惩处力度,要通过职务调整、离职培训、降职、免职等方式加大对不胜任、不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对因工作失职而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干部,要严格问责;对以权谋私的干部,要及时查处。通过必要的组织调整和处理,警示和挽救干部,进而形成人人忠于职守、守土有责,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良好政治氛围。在执纪监督中要坚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的原则,要敢于说实话,说真话,才能竖起党内政治生活的健康风气,给国家各项事业注入正能量。(文/周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