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市消委会公布我市去年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4-17  发稿编辑:韩春梅

 

3月15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市消委会公布了去年我市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善于防范消费“陷阱”,掌握维权技巧,告诫经营者诚信为本,加强自律。

案例一:购车补贴不兑现    责成商家补起

【案情简介】

消费者雷先生在高新区某汽车4S店购买了一台价值40余万元的轿车,当时该店销售人员向他承诺购买该车可申请公司推出的对大客户给予上万元补贴,并填写了相关补贴申请资料。但此后一直没有收到4S店给的购车补贴,而且反复与该4S店交涉都没有得到任何解释。他无奈之下将该店投诉到消委部门。

【处理结果】

接到投诉后,市消委会迅速与高新区消协对投诉案件进行了核实。但该4S店称雷先生所购车辆的补贴,该店已经通过送其车膜、行车记录仪和脚垫等汽车精品的形式返还了,所以公司不会再给雷先生补贴了。雷先生则表示既然汽车公司在宣称可以享受购车补贴,那么就应该是现金补贴,而不是4S店所谓的精品赠送方式充当补贴。

最后,通过市消委会与高新区消协、永兴镇消协分会细心调解,该4S店赔偿雷先生现金2000元。雷先生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案例评析】

根据《消法》有关规定,本案中消费者雷先生购买轿车,按该公司的宣传应该享受到购车补贴,但因4S店的工作人员操作原因导致补贴未能兑现,雷先生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经营者有义务赔偿消费者的相关损失。

案例二:购买新车变旧款    消费者获赔4000元

【案情简介】

去年4月,消费者李先生在高新区某4S店购买了一辆轿车,商家说好该车2016新款,配置为自动豪华型,但未签订购车协议。李先生在购回车辆后发现该款车与厂家官方网站公布的配置并不一样,于是多次与该4S店交涉,要求解决问题未果,于是将该4S店投诉到高新区消费者协会,要求退车或更换最新的2016款该型号车辆。

【处理结果】

高新区消费者协会接到投诉后,迅速展开调查发现,双方争议焦点是李先生所购买的车是否是2016最新款车型。消协工作人员通过与厂家联系证实,李先生所买的轿车不属于该厂生产的2016最新款型。经消协工作人员宣讲法律法规有关经营者的义务,并多次调解,该4S店最终同意补偿李先生现金抵用券4000元。

【案例评析】

本案中,消费者李先生要求购买的是厂家公布的最新配置的2016款全新轿车,而4S店销售员在介绍车辆时却未明确告诉李先生该车的实际配置情况,导致了李先生未购买到自己需求的车型,其权益受到损害,经营者有义务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案例三:不履行购车合同  多部门联动维权

【案情简介】

去年2月,市消委会经开区分会接到多名消费者投诉,反映绵阳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不按合同约定时间交车,不兑现购车节能补贴返还款,且公司负责人不知去向,请求协调解决。

【处理结果】

该投诉受到经开区工商、消委部门高度重视,工商执法人员与消委人员联合行动,迅即展开核实和调查后发现,该公司当时未履行合同的消费者数十名,涉及余额约30余万元。工商所执法人员和消委人员深入该公司进行现场办公,督促该公司履行合同约定,兑现相关返还款项。该公司在15天时间内对涉及的71名消费者节能补贴返还款进行了全额清退,金额达21.3万元;对16名消费者涉及定金、购置税、上牌费、上户抵押保证金全部清退,金额4.965万元,该投诉得到圆满解决。

【案例评析】

由于该案例涉及群体消费事件,案情较为重大,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维权,问题得到了迅速圆满解决,既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又预防了群体性投诉风险,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郭东 周宗鑫)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