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 竹
绵阳市殡仪馆简介
绵阳市殡仪馆始建于1964年,现为国家二级殡仪馆,单位占地面积36亩,现有职工106名。单位日常工作管理涵盖对游仙区、涪城区共47个乡镇死亡人员的遗体处置和服务工作,管理所属绵州和流芳园“两处”公墓的日常殡仪服务及管理。多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落实殡葬改革政策,结合创建文明城市积极推行环保殡葬、惠民殡葬和阳光殡葬,不断改善服务环境、拓展服务空间、规范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单位的科学发展,彰显了民政窗口的文明服务形象,自2008年以来,单位连续9年被市民政局党组年度考核表彰为目标完成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示范窗口、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巾帼文明岗;2011年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首批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2012年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民政系统首批行风建设示范单位,2013年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 2014年被国家民政部被表彰为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成为行业内为数极少取得国家级“双示范”单位荣誉和率先在省内行业中取得“三标一体化”管理的唯一单位。
2016年,绵阳市殡仪馆的各项工作在市民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科室的精心指导下,单位在全年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中做到了:以落实规章制度为基础,实现规范化管理;以提高职工职业素养为抓手,实现标准化服务;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把作风建设贯穿到为民服务的全过程。单位顺利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各类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效益显著提升,经营收入再攀新高,新馆建设工作正有序稳步推进,单位职工凝聚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做好服务管理,超额完成经营任务
为保证单位年度目标任务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绵阳市殡仪馆在年初下达各部门全年的目标任务、能耗指标、安全责任范围。并对负责日常管理的副馆长和部门负责人在人员管理、服务质量、教育培训、安全责任、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明确了考核惩奖标准。要求把管理延伸到服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细节,形成人人有职责,岗岗有目标,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创造了条件。经过全馆职工共同努力,日常考核做到了督促、检查、跟踪到位,有健全的制度保证和绩效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了职工的工作激情。截至2016年12月31日,单位火化遗体9169具,遗体保存服务5079具,接运遗体9464具,骨灰存取5065盒,墓穴下葬220座,年度经营收入3986万余元,超目标986万余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连续9年实现经营增收。
二、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全面提升单位综合服务水平
自2014年以来,绵阳市殡仪馆始终把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作为推动单位事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坚持做到了“三位一体”。一是组织机构到位,真抓实干。确保了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和落实。二是活动部署到位,注重效果,推动了单位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地开展。三是创建措施到位,突出亮点。
该馆充分利用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这一契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职工素质。3年来,先后开展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党章党规、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学习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坚守职业道德,明礼诚信,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在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过程中,该馆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深化创建内涵。一是抓好文明细胞工程建设。开展文明班组、文明窗口、文明示范岗位的创建评比活动;二是深入开展文化主题活动;三是志愿者服务特色鲜明,单位自2009年开始组建了志愿者服务团队,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四是履行单位的社会职能,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收获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五是加强基础工作,规范创建资料。3年来,该馆共组成创建资料专卷9卷,收集资料700余份。2016年11月17日,在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汇报会上,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张峰宣布绵阳市殡仪馆通过省、市两级测评,正等待省委、省政府授牌。
三、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凝聚单位发展新动力
按照市民政局党组的具体部署,该馆及时制定了单位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拟定了学习计划,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全馆党员认真进行了学习教育。全年馆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党日活动7次,组织集中学习7次,组织学习讨论2次,馆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相关材料被市直机关工委表扬并在全市推广,在2016年绵阳市举办的庆祝建党95周年“更新理念强素质,锤炼党性走前列”主题演讲比赛中,周娟同志代表民政系统获得一等奖。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力地引导党员把个人的发展与单位发展、个人的利益与单位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责任心、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凝聚了单位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积极工作、用心服务的正能量。
四、迁建工作稳步推进,前期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
2016年是新馆迁建工作的关键一年,项目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指导下,得到了稳步有序地开展。一是边坡治理及围墙工程的开工程序办理,3月29日正式破土动工。目前,边坡治理中的挡土墙、抗滑桩、截水沟已基本完成建设,围墙施工完成约80%。二是通过政府向社会公开购买公共服务选取了跟踪审计单位进驻项目现场。三是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图优化和大环境打造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审图工作,取得主体工程规划许可证。四是取得了市发改委《关于绵阳市殡仪馆迁建项目骨灰寄存及殡葬服务用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五是按政策、程序落实水土保持、地基基础检测、民工工资担保等相关单位。六是完成专项供电、场平、财评等工作。总之,2016年的基建工作为承接新一年的工作创造了历史条件,打牢了坚实基础。
五、加强党组织建设,队伍素质有新提升
(一)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单位平安发展。
单位在组织领导和力量配备上注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班子成员与部门负责人,以及关键岗位逐一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使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了责任制度;二是强化学习,提高廉政意识。实实在在地将学习内容烙印在党员的心中;三是强化措施,确保廉政建设见实效,在经营活动中做到了低成本运行,单位实现了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
(二)加强支部建设,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016年,为了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进一步体现,支部向全馆提出了“职工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的作风建设要求,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支部同时将党员自己查找的问题,职工、群众提出的意见,民主生活会上党员互提的建议,结合本人的整改措施轮流在单位的短信平台上向全馆干部职工通报,并制作了专题展板向群众公示,加强了群众、职工对支部党员的监督,增强了党员对工作的责任感、任务的紧迫感和纠错的自觉性。
六、狠抓职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该馆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经常组织职工学习上级文件、政策法规,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会议形成制度,馆务会、部门会、职工大会、支部大会,注重实际,不走过场,并组织职工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单位全年组织全馆职工分批次到贵阳等地的殡仪馆进行学习,2人次参加了工勤技能考试,开阔了视野,吸收了先进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质,扎实有效地提高了职工队伍建设。
七、强力推动重点工作
(一)精心组织,全力以赴做好春节、清明节大型群众祭祀服务保障工作。
该馆在3、4月份集中开展了“行风建设示范月”活动,全面落实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的“六公开”制度,实现阳光殡葬服务。同时,该馆以此为契机,围绕“文明祭扫、生态殡葬”清明节群众祭祀活动主题,加大阳光殡葬、低碳清明、绿色出行、生态殡葬的宣传力度,完善了网上祭奠、鲜花祭奠等服务内容,制作了相关宣传资料,使“生态、绿色”殡葬深入人心。在清明节期间,联系公安、交警部门开展交通疏通和安全防范工作,杜绝因车流、人流高峰期发生各种意外事故,从3月6日至4月5日,全馆工作人员停止一切轮休全力保障绵州、流芳园“两处”公墓的大型群众祭祀活动,期间共接待、服务祭祀群众11.6万余人次,疏导车辆4.4万车次,做到了规范、文明、诚信、优质的殡葬服务。
(二)践行阳光殡葬,积极开展“殡葬优质服务月”、“行风建设示范月”和“殡葬改革宣传月”活动。
一是2016年清明节期间,按照民政部要求,为了巩固殡葬改革成果,配合游仙及涪城区在街道、乡镇开展了为其两个月的殡葬政策法规、殡葬服务物价政策、移风易俗文明治丧宣传;二是积极开展优质殡仪服务月活动,按照民政部颁发的七项《殡仪服务标准》狠抓服务的细节落实,加强职工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四职”教育,教育职工遵守职业道德,提高职业技能,树立职业理想,严守职业纪律,努力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贴近丧属开展“丧属至上”的服务活动;三是通过各类形式公示该馆的服务承诺、服务项目、内容、流程、收费标准和市政府出台的惠民殡葬政策。
(三)展现职工精神面貌和增强凝聚力,开展丰富多样的工会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职工文化和殡葬文化建设,凝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在馆领导和工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下,工会以“人文关怀”为契机,以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和关心职工身心健康为主导,精心策划包括“三八”节趣味知识竞赛、统一观看教育影片、团体运动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工会活动。在2016年年初的民政系统春节联谊会上,殡仪馆的歌舞节目荣获一等奖。
(四)改善南山流芳公墓服务环境,保障正常殡葬服务活动开展。
2007年3月,市委、市政府因打造“三江会客厅”向社会公告,南山流芳园公墓停止开展殡葬业务,拟实施整体搬迁,后因条件不成熟,搬迁工作搁置。2015年3月17日市政府及主要领导批示流芳园公墓恢复正常的殡葬工作业务,由于园区各类设施均为2000年以前建成,“5.12”大地震造成墓区堡坎、道路及其它服务设施不同程度受损,至今仍未修复,个别墓区的存量墓不同程度风化,需维修方能出售。按照市民政局《关于对南山流芳公墓进行基建维修的批复》要求,该馆对流芳园壁墓装饰及墓区改造工程5月4日已经完成了招标工作,该工程项目在8月10日签合同开工,12月7日完成了竣工验收,12月30日完成了工程项目所有结算。
八、狠抓行风建设,努力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作为服务窗口单位,为巩固行风建设成果,在全年行风建设工作中,一是坚持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抓,落实了班子成员对各业务部门的行风工作分包责任制,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加强软硬件设施改造,优化服务设施和设备,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治丧环境;三是改进作风,大力开展为丧属送服务、办实事活动,积极落实市政府出台的殡葬惠民政策,今年对困难群众共优惠、减免丧葬费用4.3万元,同时该馆按照市局的统一要求,对帮扶对象北川县擂鼓镇郭牛村村民何六云一家进行了走访摸底,制定了帮助计划,并适时对帮扶对象进行了帮扶工作,践行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困”的这一民生工作宗旨,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九、狠抓安全生产,促进单位安全形势的持久稳定
该馆首先是教育每一位职工树立起“事事为安全,处处要安全”的安全意识,以“安全发展是硬道理,规范服务是硬任务”为目标,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观念,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加强监管力度,严防事故发生。其次是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对火化车间、遗体冷冻间、骨灰寄存室、油库、配电房、库房、办公楼、业务室、厨房等安全重点防范部位,凡是涉及用电、用油、用火等可能存在隐患的环节,单位都开展了定期和不定期的重点检查,做到了把安全工作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安全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实现了全年的安全生产目标,为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保障。
十、2017年重点工作
(一)按照基本建设的法定程序,有计划的组织、落实好新馆建设的各环节工作;(二)加强服务管理,提高社会形象;(三)加强绩效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四)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内控能力;(五)搞好单位文化建设,树立单位精神内核;(六)加强标准化体系落实工作;(七)提前进行信息化管理测试;(八)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习方式,强化学习效果;(九)加强党建工作,强力推进党员模范带头活动开展。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