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领导干部要发挥“标杆”作用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6-24  发稿编辑:韩春梅

 

142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市民大厅办理;政务服务中心日均办件量达2000件以上,按时办结率达100%……全省“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山丹县多措并举,以作风转变推动发展环境改善。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山丹县开设“一把手谈作风”电视访谈专栏,8个乡镇及46个职能部门“一把手”接受采访,亮出了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强、务实管用的整改措施。立足简政放权,把“四办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推出多项举措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组建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打造新形势下协调联动、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新机制,信访事项办理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深化“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分2批次向社会公布“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302项。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纵深开展,着力打造“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政务服务新形式。(甘肃日报2018年6月) 

 领导在改进作风、联系群众上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只有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来,当为者先行一步,禁于人者先自禁绝,才能形成带动广大干部深入转变作风的无形力量,推动党的群众路线作风建设深化进行,使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加强。 领导带头动真格,是提高活动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是蜻蜓点水、仅及皮毛,还是深刻省察、坚决改进,会成为下面的干部照着做的范型。如果查找、整改问题不对自己动真格,又哪有底气严格要求别人?领导抛开面子观念,敢于剖析自身,坦承不足,想方设法改进,才能带动党员干部对己动真格,使其思想、作风得到明显改观。 领导带头转变作风、解决问题,决定着作风建设的最终成效。“治治病”是整个作风建设的落脚点。要治的是党内存在脱离群众的问题,具体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治病救人,既不能讳疾忌医,也不能把查出来的病不当回事。领导干部深入开展思想剖析,制定整改提高措施,并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切实以实现民众利益为行,将对广大党员干部形成强烈的触动。(文/胡开适)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