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预防“微腐败”要引入阳光机制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6-05  发稿编辑:韩春梅

 

 今年以来,靖远县纪委监委重点关注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严查快处“微腐败”,已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14件,给予纪律处分25人,组织处理11人。靖远县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专项治理,重点对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等6个方面的28个具体问题进行督查。要求各乡镇建立扶贫领域问题查处情况月报制度,督促其对职责范围内扶贫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自查。(中国甘肃网5月31日讯 )

习总书记强调在反腐工作中一定要“老虎”、“苍蝇”一起打。随着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问题干部不断的落马,群众对此表示由衷的高兴。我们知道“大老虎”祸害一方,可是“小苍蝇”更是祸害天下。一些小苍蝇长期缺乏监管,所贪金额巨大,微腐败令人乍舌。一些基层干部在腐败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反腐行为的隐蔽性、广泛性、渗透性将动摇国家根基。不让腐败成为祸害,基层党员干部要有人管。

通过综合运用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实现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全方位、全覆盖督查。不断拓宽发现问题渠道,开展“主动下访察民情”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要走到乡镇、村社和农户、企业,深入听民心访民声,与基层群众拉家常,从群众的“只言片语”“衣食住行”中,深挖细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定期开展接访活动,通过派发宣传资料和现场接访的方式,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受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

预防“微腐败”,要引入“阳光机制”提高资金“透明度”。基层工作量大面宽,涉及人员多,经费零散,因为监管力度长期匮乏,很多公示、听证等保障社会公平、公正的措施不能得到有效执行。这样一来,基层干部就有了很多贪腐的机会,贪腐行为成几何数的增值。要想控制基层贪腐,基层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制度、程序办理,对一些重点项目和资金要主动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只有更透明的办事机制得以运行,基层干部才没有贪腐的机会。(文/任小白)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