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政德的提出,把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和道德修养融为一体,鲜明地把领导干部之“德”聚焦为“政德”观,指明了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方向和实现途径。古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这就是共产党人不变的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正气”。 政德,一指“政事和德行”,见《左传•昭公四年》:"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一指“端正的德行”,见《孔子家语•入官》:"政德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把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推进作风建设的突破口。习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辽宁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三严三实”的提出,丰富了作风建设的内涵,创新了作风建设的观念,拓展了作风建设的思路,是对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永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就必须从根本上做到知耻明礼、为民务实清廉。“有凤凰翔于千仞之气象,则不为区区小利害所动。”修养、道德、廉耻,涵盖了做人、为官的基本原则,决定着一个人“气象”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在“大义”与“小利”间正确取舍。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具备高尚修养、有着远大理想的党员组成的优秀集体。作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必须讲修养,自觉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彭思川)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