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杜绝“微腐败”需打好“预防针”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4-30  发稿编辑:韩春梅

 

山东省昌邑市纪委监委坚持重心下移,不断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对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出重拳、下猛药、精准发力,有效增强群众获得感。今年以来,共整治和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4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3人。拓宽渠道,收集问题线索“零死角”。一是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充分发挥“信、访、电话、网站、微信”五位一体的信访举报体系作用,公开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在公共场所张贴印有“二维码”的信访举报公示牌,在主流微信公众号公布信访举报“二维码”,多渠道、全方位拓宽问题线索网络来源。二是建立问题线索共享机制。与审计、民政、财政、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共享问题线索,对全市村级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排查。目前,共发现问题线索110余条。(新华网济南2018年4月19日)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微腐败”如果不及时查处可能会演变为更大的“腐败”。对于“微腐败”绝不能容忍,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预防“微腐败”首先要注重完善制度,提升制度的针对性。要对基层“蝇贪微腐”案件进行分析,及时基层制度缺陷,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努力把办案成果转化为事中监督成果,推动建章立制。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完善制度功能,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普遍性、重复性问题,深入剖析,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漏洞,注重从全系统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着力从源头上铲除“蝇贪微腐”滋生蔓延的土壤。除了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及强化职能部门监管之外,还须结合“微腐败”直接发生在群众身边这一特点,要让群众能参与监督,让广大群众手有反腐“放大镜”,做好政策、村务的公开,清楚了解基层组织和干部的工作,参与惩治“微腐败”。这就要求,政府要在做好宣传中下功夫,让群众有“放大镜”清楚掌握政策,增加村务、社务的透明度。警示教育要常抓不懈,充分利用反面典型,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党纪政纪法纪学习班、组织发案单位及系统召开警示教育会、组织参加监狱由涉案人员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力求触及灵魂、震慑心灵,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文孙小小)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