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驱车2个多小时,从西昌市来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2月11日新华网)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驱车2个小时,不顾路途遥远、崎岖、颠簸,深入大凉山乡村,走进彝族乡亲的家中,嘘寒问暖、共话脱贫,凝结成一幅令亿万国人动容的画卷,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化作一股暖流悄悄吹进了彝族同胞的心里,让民心与党心同频共振,谱写了一曲增进党群关系的动人旋律。
最是年关显真情。众所周知,四川西部大凉山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与四川盆地相交地带,地势陡峭,地理封闭,环境恶劣,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聚居着以彝族为主的众多少数民族,也是红军和彝族同胞并肩战斗过的革命老区,仍然存在着深度贫困,是四川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春节临近,总书记最牵挂的是群众,特别是大山深处的那些贫困群众,是否已经住上了安全的房子,用上了安全的饮水和电,吃上了肉,过上了好日子?不在春节前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了解一下,总书记无法放心、无以安心。
人民群众是推进党的事业进步的力量之源,是党最广泛最坚实的根基。密切联系群众亦是党的工作的根本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永远都不会过时,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党员领导干部严格遵循、深入实践。群众是水,干部是鱼;鱼当知水恩,感知水的冷暖;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能高高在上,不能脱离群众,要置身于群众中间,坚持人民立场,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把维护和增加群众的利益这一原则体现在各项决策、举措中去。不管是逢年过节抑或是平常日,经常性地深入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触膝而谈,摆摆常家,听听牢骚,急群众之急,忧群众之忧,及时地解决群众的困难,让群众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亦是对群众的感恩,也更能把党的恩情送进群众心坎上,更能增进党群干群的鱼水之情。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当前,正值全面脱贫攻坚进入到攻坚拔塞、聚焦深度贫困的关键时期,尤需要了解和掌握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进度,尤需要解决好贫困群众温暖过冬、幸福过年的问题。民生是最大最现实的政治,了解民情、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着力集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惠民政策落实不力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的专项行动,给老党员、困难群众、留守老人送去春节慰问和米面油等年货,是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完成的规定动作,也是给群众最好的春节礼物。( 作者:伍果)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