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惠民资金下手进行截留,但“拔毛”手法十分隐蔽且“克制”,单笔扣除金额都很小,绝大多数甚至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最少的一笔仅2角7分钱,可谓“神不知鬼不觉”。但2万多农户的补贴资金挨个拔层毛,累计下来竟多达77万元。此前媒体曝光的一个县级财政所副所长的故事,相信不是孤例,如此“做局”更让人看清了“微腐败”的“微”之“危”。 (光明日报2017年12月18日)
“微腐败”并非小问题。“巨贪”和“微腐”只是程度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苍蝇”和“老虎”虽然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走得远近不同,但都是踩踏红线之人。习总书记强调在反腐工作中一定要“老虎”、“苍蝇”一起打。防止“小官巨贪”,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要将监督深入到基层,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基层的项目额度基本都很小,资金的不正常流动很难被察觉,这就给反腐工作带来了困难。“微腐败”的证据就藏在数量庞大的票据中,其本身并不是多么高明的造价技术,只是因为置身于海量的数据中难以被发现。在查处基层干部的贪污腐败中,我们要更加细心,要有大海捞针的勇气。
防止“微腐败”,要扩大监督的力度。基层贪腐问题的发生,往往是监管的缺失,这样一来,基层干部就有了很多贪腐的机会,贪腐行为成几何数的增值。要想控制基层贪腐,基层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制度、程序办理。只有更透明的办事机制得以运行,基层干部才没有贪腐的机会。在查处贪腐的问题上,我们要把个案的查处变成窝案的查处,要一帮一帮的揪出问题干部,有信心有决心端窝子,才能在查办“微腐败”上取得成效。“微腐败”也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不能有丝毫迁就和懈怠,打破他们侥幸逃脱的不合理期待。(文/周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