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干部就要“干”字当头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12-22  发稿编辑:韩春梅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这离不开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不是模糊的、抽象的,不能只停留在发言中、口头上、文件里,而应该是具体的、可行的,体现在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上。敢于担当,要敢讲真话、敢讲实话。共产党人心胸坦荡,无论是对上级、对领导还是同事,都应该把意见讲透说透,把问题讲清说清,特别是把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说出来,为组织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人民网2017年11年7日)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担当是对岗位和角色职责的认知和主动承担。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智慧,有担当的党员干部才能积极工作不争论,创新工作不折腾,推动发展不懈怠。 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就要在其位,谋其政,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日常工作要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工作中时刻把讲党性、讲原则放在首位,把按章办事、依法行事作为准则。党员干部要勇挑打赢重任,把岗位当战位,让责任意识融入血脉。 有担当是党员干部进一步务实工作作风、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需要。党员干部说到底都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有担当的党员干部,会时刻把群众放在心头,围绕群众需要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方便群众,提升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担当是一种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推动发展、从不懈怠的智慧。必须要有担当,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懂得团结同事、团结一切有利因素,协同努力,追求同享成果,共同进步,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有担当,党员干部才能推动发展不懈怠。习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党员干部要把抓落实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思想追求、工作习惯,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去抓落实,以实干换实效,以实干出实绩。(文/胡开适)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