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爱心企业四川易田公司的董事长滕德素有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有精明的管理模式和一个好的营销团队,更有勤学好问甘当小学生的精神。祝她的公司做强做大为国争光。
易田,一个响亮的名字在中国西部悄然崛起。
滕德素,一个女商业精英的名字随着易田公司的崛起而被全国众多商家和新闻媒体所关注和亲睐。
是什么让易田公司在短短的三年时间迅速崛起,是谁创造了易田,这是许多商家和新闻媒体难以解开的迷团。
要揭开这个迷团,还得从滕得素这个传奇女杰说起。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式下,在山城重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里,滕德素这个农村女人,在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走出大山,走出农村,走向商海,博弈多年,终成正果。
她,2008年创建易田公司,开创易田连锁先河,她所创建的“反向代理经营模式”曾获得国家专利。
说到易田的崛起,人们自然会问:滕德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这还得从头说起。
1968年,滕德素出生在重庆市潼南县一个偏僻小山村的农民家庭,排行老五的她,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在六姊妹中,除了弟弟和她上学外,其余皆没有上学的份。
中学毕业后的她回到农村后,总是替父母分忧,什么脏活难活累活她都争着做,想以此为家庭减轻负担。
在劳动中成长的她,受到乡亲们的拥戴,成为一位村官—村妇女主任。在做村官的日子里,她动脑筋,想办法,找项目,发动乡亲们栽桑养蚕,勤劳致富。她在组织群众发家致富的同时,还承担全家六口人包产地的耕作与管理。可是,不安份的她看到了市场繁荣的光明前景,想到了走出去,征得家人支持后,1993年她带上行囊,匆匆出门,孤身到了贵阳市,帮已经在那里经商的亲戚。在打工的日子里,她的心理突然产生了打工不如做老板的念头。于是,大胆泼辣又固执己见的她找到厂家商谈,在取得信任的同时,赊了五万多元五金货品去到贵州六盘水市,办好营业执照,独立地开起了自己的五金店铺,当她第一次卖出一盒铁锁挣了八十五元钱时,高兴得跳了起来,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欣慰,这让她更加坚定了从商的信心。经过六年的打拼,终于淘到了第一桶金—获得六万余元的利润。这为她后来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97年,思亲心切的她总想多尽女儿的孝心。于是她来到了四川成都,她重新租了门店,改经营五金为经营电器产品,建立了洪斌电器经营部并自任经理,第一单生意下来,获得了六万多元的定单,这让她喜出望外,到2003年,洪斌电器生意兴隆,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不甘原地踏步、按部就班的她,心中再一次萌动了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产生了将生意做大做强,让更多人受益的梦想。她跑浙江、到广东、去深圳、到沿海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她决定开展以商业带动农民、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学生就业的行动,确立了“商业兴企”的经营定位,而且要做就做中国名牌。经过考证,立“易田”品牌,取“易”为交易、贸易,“田”为农桑,既是出产品的地方,也是给人以希望所在之意。“易田”即为“商贸兴国,为民增收”。说干就干,2008年,四川易田贸易公司在成都成立,滕德素女士经董事会推选为董事长。三年来,易田公司以“诚信经商,开拓创新,真诚服务,回报社会”为宗旨,在创新中以“易田连锁”为载体,不断发展连琐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战绩,滕德素董事长所创立的“反向代理经营模式”获国家专利。
目前,易田公司已经发展加盟商和连锁店500余家,其中建立连锁店108家(大学生店37家,民工店48家,退伍军人店20家,帮助夫妻店升级3家),拉动就业500多人,同时组织企业为社会和地震灾区捐赠资金一百多万元,为文化建设捐资数十万元,为社会做出了易田人应有的贡献。
天道勤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易田公司在“中国民营经济高峰论坛”会上获“民营企业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奖”、“中国民营企业三创新奖”、“中国百佳改革创新示范企业奖”、 “中国AAA级重质量守信用企业”等八个荣誉,滕德素女士获优秀民营企业家、西南十大营销人物、社会慈善家、西南最佳商业领袖、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还被重庆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2011年5月13日,在中国绵阳第三届志愿者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四川易田公司为更多的企业和商家以及群众所了解,在新闻发布会上,滕德素董事长说:易田公司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走向辉煌,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消费者的信赖,得益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得益于消费者的厚爱,吃水不忘挖井人,易田能够尽己所能为政府为社会分担责任,是我们应尽的社会义务,我们将继续发扬易田精神,在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按照“一起创业,共同分享”的战略思想,在做大做强易田公司连锁经营模式的同时,帮助1000名大学生实现就业梦想,以商业革命的实际行动,承担起让更多人实现小康的愿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