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县一区多园不断创新发展新模式
在园区建设方面,安县采取“一区多园”的办法,让一批企业享受到工业园区的政策和招商引资项目、信息等服务。一区多园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能使产业合理定位,各有侧重。安县工业园的产业定位是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业,辅之以电子信息、医药食品、精细化工为配套产业的特色园区。去年,工业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一区带多园”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如今,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占地80亩,总投资6100万元,有21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8幢,目前已经入驻企业7户。
在界牌石安片区,新规划的汽车配件产业园项目用地330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目前正加快建设。去年10月,安县银河科技产业园落户安县工业园区。此项目占地约620亩,总投资12.26亿元,预计2年后完全投产,届时将建成集国家级产品研发中心、大规模化工生产流水线、超大规模化工产品生产基地等于一身的研发制造基地,年纳税将突破亿元大关。如今,银河科技产业园已经进入全面启动阶段,今年年底,园区第一幢标准厂房将拔地而起。
从去年开始,安县加快工业全面向园区集中步伐,把界牌工业园、干河子化工产业园以及界牌、花荄、黄土三乡镇沿辽宁大道区域66个项目、近55亿产业资金规划整合全部纳入四川省安县工业园,将工业项目全部集中进入园区;围绕绵安北产业带建设,以辽宁大道为轴心,将重点项目集中规划在辽宁大道沿线逐步与高新区对接,打造绵安北产业带“工业走廊”。同时加快雎水干河子化工工业园和桑枣建材工业园及塔水秀水粮油加工基地、魔芋产业基地建设,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抓大不放小”,安县专门制定了扶植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加大贷款担保力度。
安县还通过建立和完善招针对引进企业的税收、土地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用电补助金等特殊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吸引沿海地区、辽宁省、湖北省及成都周围更多企业到安县投资兴业。
新年以来,攀钢集团公司、成都市双虎实业、华西希望·四川特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襄樊市汽车配件行业商会等相继来安县洽谈合作事宜,投资兴业浪潮涌动。
在辽安工业园,全长16.4公里的园区道路纵横交错,一排排高大的标准厂房整齐排列,一处处绿化带生机盎然。工业园实现水、电、气、路、通讯、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排水、排污九通,食堂、商店、宿舍等配套建设一应俱全。
今年以来,安县加快推进各工业园区道路、供水、通讯、排水排污管道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界牌、黄土、塔水11万伏变电站和银河新田11万伏变电站扩容,满足入驻企业生产建设需要。加强煤、电、油、气、运的协调,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向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流动和聚集,确保企业正常和满负荷生产。据统计,今年1—4月,安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1.11亿元,同比增长50.84%,完成技改投入11.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8.63%。
三台不断提升软硬实力
三台县抓住灾后重建、扩权强县及扩大内需良好机遇,按照“提升现代化程度、提升文化品位、提升环境质量”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清城市发展思路,从该县在川中的交通和区位现状出发,确立了县城发展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魅力城市”的主题定位。仅2010年,三台县按照“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模式,城市建设协议引资过百亿,实际投入城建资金近30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21万人,全县城镇化率30.2%。
今年3月初,三台城区沿涪江、凯江先后投资1.65亿元的重点民生水利工程—老城区、青东坝、南寺坝三大堤防9.58公里基本完工,为城区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防洪堤边的滨江1、2号路也已实现全面通车。与此同时,该县还投入资金800余万元,新增环卫专用车辆23台,电动清运车34辆,人力清运三轮车70辆,铁制垃圾桶500个、塑料垃圾桶500个、果屑箱1500个,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满意度。
目前,城镇住房重建、投资4000多万的垃圾处理厂、投资9000多万的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城市公厕改造、3座垃圾中转站、供气站和公交设施配套建设正扎实推进。
城区主要街道安装1000多只LED流星雨、近2000只LED全彩数码管,24家行政事业单位LED量化工程全面完成。每当华灯初上,缤纷的色彩、绚丽的灯光,共同演绎一座流光溢彩的城市。
三台县大力开展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质,让文明成为群众不自觉的习惯,提升城市发展软环境,让文明之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软助力。
农科区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增速
今年1-4月农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31.1%,排位全市第一;1-3月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74%,全市第四;1-3月工业利税增速357.3%,全市第一。“绵阳投资排行榜”显示,农科区1-4月累计完成投资10.99亿元,同比增速106.9%,增速排位全市第二。今年以来,农科区按照“三个加快”、“三个倍增”要求,强化要素保障和资金保障措施,狠抓任务分解落实,推进了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取得了良好效益,1-4月,园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920万元,同比增长340%;一般预算收入2079万元,同比增长323%。
平武县推动产业发展振兴
长期以来,平武县一直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四大战略,全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资源工业、旅游业特色农业”四大重点,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
平武深入推进“工业强县”,全力加快河北—平武工业园区的建设、抓好水电资源开发、加大锰、铅、锌等优势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县内龙头企业,重点发展茶叶、核桃、中药材、工业原料林四大特色产业,巩固发展畜牧、中蜂、魔芋、蚕桑、蔬菜、马铃薯六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成立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县内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打造工作,全力打造平武县独特的民俗风情游、生态休闲游和灾后新貌游。
今年一季度,平武实现生产总值5.2亿元,同比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4994元,同比增长1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00元,同比增长24.4%。1—4月,平武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同比增长2.4%;财政总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58.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4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同比增长18.7%,县域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