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做强工业园区发展平台,不断壮大工业产业集群,狠抓企业技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今年1-7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5.25亿元,增长44.4%,工业增加值增长3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6亿元。
该县大力实施“园区倍增计划”,按照打造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要求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大力发展食品工业”的功能定位,以建设规模企业上百户、产值上百亿元的工业集中发展区为目标,高标准、高起点修订完善了10平方公里的经开区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不断加大投入,夯实园区基础,近两年,梓潼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57亿元,产业承载能力、综合服务功能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显著发挥。今年至今,已成功引进工业项目19个,协议引资10.5亿元。老山磨坊、将台酒业等一大批朝阳产业落户园区。
该县深入实施“优势企业倍增计划”,着力打造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集群。该县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和周月汇报制度,各重点项目都成立了项目领导工作组,实行一对一对口服务,加速推进优势企业发展。山东露易莎调味品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在梓潼兴建四川老山磨坊食品有限公司,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创汇1000-1200万美元,年利税1200万元。建丰二期开工后,陆续引进建材生产企业两家,生产建丰配套产品,形成了纤维板、木地板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出口欧美,初步形成建材工业产业集群。林江苎麻新上5000锭长纺生产线,由原来的麻条加工变为精纺加工,丰源麻纺引进麻纺织全套生产线,绿神丝绸灾后投入1000余万元引进自动缫丝生产线,生产能力比原来提高三成。林江苎麻、丰源麻纺、绿神丝绸三家龙头企业形成了纺织工业产业集群。长林食品搬入工业集中发展区,投资8000万元新上生产线,由原来的猪肉粗加工发展为熟食加工,在全国发展6家子公司,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以长林食品、天成食品、奇恒食品为龙头,在工业集中发展区南端形成了食品工业产业集群。
梓潼县通过滚动发展的模式,不断壮大企业技改基金,今年新增300万元企业技改基金,工业企业技改基金已突破500万元。该县充分利用“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四川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两块牌子,大力实施传统名特食品和农产品上档升级的品牌发展战略,扶持和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装备水平,不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和对外合作开发能力,培育和壮大名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长林公司被商务部指定为国家储备肉定点生产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林江苎麻5000锭长纺AB纤苎麻产品成为全国苎麻精纺线生产的国家标准;圣迪乐公司正在争创全国蛋品检测中心,形成了长林分割肉、林江苎麻、圣迪乐蛋品、绿神丝绸、建丰木业等一大批特色品牌。今年以来,该县从外地引进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工业企业科技人才42人,为企业注入技改资金340多万元,企业自主研发六大新产品已全面上市。
高新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近几年来,高新区致力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长虹、九洲等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的科研院所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推动政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增强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截止7月底,全区获批高新技术企业15家,建立了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个,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7个,与国外大企业联合建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8个,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企业博士后流动站3个。
高新区坚持“以项目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的”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配件、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规范、引导、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目前,全区已有各类企业16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1-7月,全区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59.03亿元,同比增长35.58%,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51. 43亿元,同比增长31.68%。其中区属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小企业)完成产值76.06亿元,同比增长53.3%;实现工业销售产值73. 01亿元,同比增长54.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增长59.25%,完成技术改造为14.08亿元, 同比增长38.31%。
三台县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三台县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生产力的理念,把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投资洼地”和“服务高地”。1-7月,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27亿元,同比增长40.77%,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30.7%。
三台县逗硬落实对企业和招商项目的优惠扶持政策,建设诚信政府。整合灾后重建等各类资金,加快“一园多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三台工业园为核心,青东坝纺织服装、芦溪食品加工、黄家坝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园区基本形成。充分发挥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产业链条完整,企业集中、集聚发展效应突出的优势,组建招商小分队,加强意向性招商。切实加强政银企合作,今年协议融资32.3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12.52亿元。加快县境内“2条高速公路(绵遂、成德南)、2条快速通道(绵三、绵盐)、1条铁路(绵遂)”建设,不断改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融入成德绵产业带。今年1-7月,该县工业园区89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8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88.5%。与此同时,1-7月,全县共引进市以外内资项目25个,其中引进5000万元项目15个,上亿元项目7个,协议引资28.85亿元,到位资金24.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76%和87.27%。目前还有22个重大项目正在跟踪签约。
三台县深入推进创建四川省法制政府示范县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努力创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按照“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严格实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绿色通道”和全程代办制度。出台《县级领导和行政审批部门上门服务制度》、《政府企业对话制度》等,坚持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每月逐户上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或项目推进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重点打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四大支柱产业,着力做强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产业优势。目前,纺织服装产业集中区已入驻纺纱-织布-印染-制衣等关联企业14家;芦溪食品加工集中区已入驻生猪屠宰-猪肉罐头加工-骨味素生产等关联企业8家。与此同时,三台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以上工业产业资金、500万元技术创新专项资金、100万元企业家培训基金,重点扶持培育佳联印染、上海梅林等3档40户骨干优势企业。截至7月底,101个产业重建项目全部完成;20个重点工业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6.14亿元;新增规模企业5户,总数达到103户,年底可望突破110户,亿元企业总数可望达到25户。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