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带去了人们对往事的记忆;
档案,为我们再现了尘封的历史。
近两年来,我们档案学会在市县两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下,团结和引导广大会员,就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信息利用体系,实现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传统观念认识的转变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先导、服务民生为主题、规范管理为标准、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的思维定势,采取狠抓基础、加大投入、强化检查、积极指导、突出服务的工作方法,促进了全市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基本适应了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
浅说之一: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取得明显实效
近两年来,市县两级档案部门和档案学会积极宣传档案信息利用的社会作用,不断拓展利用范围,改善利用环境,提高档案信息查全率和查准率,以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各方面提供了大量翔实档案信息。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共接待查阅档案资料信息32000余人次,提供档案、资料286000余卷件,复印档案资料164000余页。据另统计,全市大型国有企业档案处室接待查阅档案资料信息126000人次,利用档案资料近21万余卷件,复印档案资料230000余页。从查阅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突出效果看,市档案馆2008年向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组提供历史档案资料8件。又如城建档案部门在灾后重建中,免费为党政机关和城镇居民加固改造震损房屋,提供设计施工图近3000余套,为其节约勘验资金上百万元;市民航局档案人员充分发挥自管的工程建设档案信息,为机场的灾后维修、加固和改扩建提供了翔实的图纸资料,为本单位节约勘验和设计费用120多万元。
再如江油市档案馆主动为城镇原集体所有制破产企业的200余名职工提供了档案资源证明,使其顺利的办到了超龄养老保险。涪城、三台、梓潼、江油等档案馆两年中前往查阅档案信息的人民群众络绎不绝,查用内容大多是公文档案中的知青下乡、婚姻、参工、企业改制、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个人信息。同时,市县两级档案馆还结合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依托自建的档案资源信息网站,相继发布或公布了现行已公开文件1200余件,整理编制的知青、婚姻、职称等档案资源信息专题目录50000余条,提供给社会各方面利用。其它行业利用档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档案信息的广泛利用,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解决民生、灾后恢复重建等问题,发挥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浅说之二:着眼于档案信息化而重抓基础工作
根据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目标,结合省市档案部门建设“三网一库”(内外网、局域网和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具体要求,我市县两级档案部门着眼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重点做了两方面工作:
1、抓了以服务民生为主题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两年中,一是抓了涉及民生的破产改制企业、婚姻、土地承包、林业、文书、科技、专门档案资源39000余卷(件、册)的接收工作,江油市馆整理接收抗震救灾指挥部、河南援建档案及其照片1万余件(张)。为社会利用者扩展了档案信息的利用范围。二是扎实开展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著录,仅去年全市完成案卷标题级档案信息著录116000余条,直接挂接网上提供查阅的近30000余条。三是北川震损档案抢救工作进展迅速,到去年底,第二批共120万页的文书档案数字化抢救成果正式交接,为北川数字化档案馆建立打下了基础。
2、加大投入,加快了“三网一库”建设。5·12地震前,全市档案部门只有市和涪城局馆建成了局域网。在恢复重建的两年中,市县两级档案局馆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加大了资金与自身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去年底止江油、北川、盐亭、游仙、安县、三台、梓潼档案网站相继开通,既充分拓展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服务方式,又为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搭建了便捷的信息通道。去年,市局馆网站经绵阳市委、市府信息化办公室综合测评,获“政务信息公开全面并更新及时”和“网上政务服务和互动交流较好部门”。
浅说之三:学会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
我们档案学会是其自身行业中的学术团体,主要任务就是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和引领广大会员,为档案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并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十个字,即“培训、指导、宣传、咨询、服务”。
近两年来,学会一是受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分别举办了专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项目、重大活动、电子档案规范管理等业务培训班,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及理事等都分别参与讲课,还组织召开了档案信息化建设、震损档案抢救保护专题研讨会。开展了档案部门应对自然灾害、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创建等社会调研,并写出了有一定参考借鉴作用的调研报告。二是学会120余名理事和会员多次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开展业务指导并积极参与咨询服务,就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为社会利用者及时解疑释惑,还翻印了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利用开放(未开放)档案和震损、水淹等受灾档案抢救方法等专题资料3000余份发放给全体会员和广大专兼职档案人员。
通过上述工作,无疑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学会在传授知识,教会技术、宣传典型、交流经验、提供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文系作者在绵阳市市场信息协会2010年年会上的发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