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六)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4-12  发稿编辑:刘庆

涪城工业经济高速增长


    今年以来,涪城区把产业集聚发展作为工业提速增效、提档升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做好促进企业发展政策“加减法”,一边废除阻碍企业发展的过时政策,一边超常规、突破性地密集打出鼓励性政策“组合拳”,出台了《关于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工业强区的决定》、《关于建立涪城区产业推进工作体制的通知》等。同时,“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的建立,机械制造及加工、电子信息、食品、新材料等八大产业推进办公室的建立,成为推动该区工业快速发展的重大策略。涪城区还主动与市国资委、市信息产业局对接,探索市区联动新模式,推动涪城电子信息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


    涪城区积极实施工业园区“报团发展”加快建设金家林工业集中发展区,积极打造涪城工业港。如今,集中发展区内道路四通八达,标准厂房林立,金家林总部经济实验区招商会展中心正在加班加点施工,将城市形态和产业形态有机结合的“成华(龙潭)裕都总部经济城”模式正在这里进行复制。与此同时,“新皂产业集中区”、“龙门产业集中区”、“石塘吴家工业集中发展区”等涵盖三次产业的园区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目前,投入4.45亿元的涪城工业港内已引进项目65个,总投资53亿元,25个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据了解,今年1-2月,涪城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建材、新材料等五大产业规模企业实现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40.1﹪、70﹪、49﹪、250﹪、232.7﹪;重点监测的11户亿元企业和4户“准亿元企业”,实现产值8.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0.9%,同比增长82.1%。富临精工年产1800万套液压机械挺柱生产线、龙华薄膜年产600吨无卤阻燃聚丙烯薄膜、建诚电子年产3万套网络能源一次电源柜生产线等一批项目先后竣工投产,成为今年前两个月涪城规模企业产值高速增长的一大亮点。


农科区推进园区经济快速腾飞


    去年,农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实现60%以上的增长。面对良好势头,农科区提出:努力发展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优质动植物良种“1+3”优势产业,用3到5年时间打造出绵阳又一个百亿园区。2010年,工业经济主要指标要按照“双倍增、双翻番”目标,力争工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增长400%;工业增加值达到3.9亿元,增长400%。


    今年1-2月,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3亿元,同比增长1067%,工业增加值增幅达到70.2%,工业经济两项主要指标位列全市各园区前茅。同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65%,新增规模企业6个。


    近几个月来,农科区全力解决规划、土地等发展重大问题;加大基础投入,全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构建新的融资机制,积极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和争取技改资金;积极搞好“三产”发展,努力提升园区商气人气;坚持“五个一”项目推进责任制,狠抓全民干工业各项措施的落实。目前,农科区正按照规划,“爬坡上坎、蓄势突破”,努力建基础、引项目、搞拆迁、兴产业、保稳定,激活了企业,推动了全区工业经济进入迅猛发展期。


    农科区还按照“招大引强”思路,组织区内和松垭籍企业家积极延长自身产业链开展以商招商,组建小分队用项目招商,重点跟踪和引进投资上亿元的重大项目。为了推动项目迅速落地,农科区积极实施"腾笼养鸟"计划,加强基础配套、用地、拆迁等服务。目前,好圣110KV专变电站正争分夺秒加快建设,直接投资达7.2亿元的5条规划道路新建、6条道路续建、各小区配套设施、旧城改造、城市新区防洪堤、污水处理厂、自来水管网等28个基础配套设施和生产要素保障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部分已开工。绵盐路农科区段城市道路改造、绵阳城市二环路农科区段建设、绵遂高速农科区接口通道建设等区域内的全市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高新区大力拓展工业集聚发展空间


    作为全市工业的重要集聚地,高新区聚集了长虹、九洲、新华等一大批企业,今年以来,该区按照市委“工业强市”战略的要求,积极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在集聚发展上做文章,多方争取集聚发展资金,大力拓展集聚发展空间,集聚使用科技人才,加速建设“工业森林”。1-2月,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3亿元,同比增长72.3%,区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2%。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