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四)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3-22  发稿编辑:刘庆

梓潼抓好农田水利网络建设


    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梓潼县经济的发展。为此,该县建立了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自愿投资投劳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扎实抓好农田水利网络建设。去年以来,该县坚持以改善民生、强化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和病险水库整治、建设节水型社会为重点,通过科学编制、设计和规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与项目。截至目前,先后争取到位国家、省级各项补助资金8395万元。


    该县还推行“以鼓励替代投入”的机制,县财政每年投入不低于300万元用于农田水利项目配套和工程的补助奖励,并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实行“一事一议、民主协商”的方法,采取“国家补一点,地方奖一点,群众集一点,承包收一点”等措施,充分吸纳民间资本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去年以来,该县村民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投劳50万个,在全县形成了“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的良好局面。


    去年以来,梓潼县共完成病险及震损水库除险加固34座;完成震损水库应急抢险49座;新建防渗渠32公里,新开渠道101公里;新修、精修、整治山坪塘、石河埝501口;新建蓄水池285口;改扩建供水工程653处;改善或恢复灌溉面积1500余亩。


北川力促灾区妇女创业


    北川县为满足灾区妇女就地创业、就近就业重建家园的心愿,依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借助国际合作项目“紧急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E-SIYB)”项目,以创业培训为核心活动,将自主创业与妇女居家就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妇女就业的重要渠道,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使更多妇女成为创业者。北川县在打造羌族文化旅游产业时,吸纳适合的妇女参与,采取“居家务工”方式,让灾区妇女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目前,有近千名北川城镇妇女围绕羌绣产业在家打工挣钱。


盐亭空行种菜助农民增收


    盐亭县把改制地空行和冬闲地的利用作为助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广播讲座、现场参观学习、算增收账、发放资料等形式,把空行地、冬闲地种菜技术和意义宣传到各家各户,县、乡镇农技部门还抽调技术人员驻点指导,搞好示范,并及时解决农户在种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利用空行栽种蔬菜增加收入的积极性。金鸡、金孔两镇的10多个村还连片建起了万亩榨菜生产基地,引进射洪县太中标准化榨菜加工企业,同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走“公司+协会+农户”的路子,让农民系着“安全带”种植蔬菜,助农增收。全县各乡镇农民大力挖掘土地潜力,利用改制空行、冬闲地、下湿田等种植蔬菜。去年,全县农民利用空行、空地种榨菜、莴笋、萝卜、莲花白等蔬菜3万多亩,普遍亩增收1000元以上。


游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游仙区抓住国家惠农力度加大“一基五化”建设的契机,鼓励农民积极购买农机,提高生产效率。去年,游仙区销售补贴农机3605台、发放补贴1200万元,全区农机化作业水平达到4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今年,这一比例预计还将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农机总动力增长达到10%以上。农机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游仙区切实加强宣传引导、网点布局及监督服务,为农民购机搭桥铺路。同时,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抓手,通过发动群众、争取项目、引进业主开发等途径,大力实施金土地、以工代赈、土地综合治理、乡村公路建设等项目,为“农机进农家”铺平道路。


    土地规模经营,农机向大户集中——游仙区按“一基五化”现代农业要求,引导农民依法流转土地6.19万亩集中耕种,避免了散户“小打小闹”对农机使用的掣肘。种养大户、承包业主也成为农机购买使用的主力。而一些有市场眼光的农民则通过购买农机搞经营,既提高了使用效率,又增加了自身收入。(本报记者  刘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