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经开区:跑出经济增长“加速度”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3-06  发稿编辑:韩春梅

 

 □  夏  宁

向发展要实力,向改革要活力,向转型升级要效益,努力打好“十三五”发展攻坚战,推动千亿产业园区和现代山水生态新区加快建设。2017年,经开区将继续坚持“负重自强、二次创业”的工作总要求,凝心聚力,奋力打造经济转型发展“升级版”,努力跑出经济增长“加速度”。据了解,该区今年将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6亿元,增长12.5%;预计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6亿元,增长6.5%的目标。

着力抓好产业项目推动区域经济新突破

今年,该区将继续秉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理念,以产业项目投资为主线,着力增加有效投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着力推动项目建设。将精准对接国家、省、市最新政策导向,狠抓项目储备,力争进入国家三年滚动计划库项目达到50个。精心策划包装项目,力争更多项目和资金落地。盘活土地存量,用好增量,切实提高供地率,优化土地精准保障机制。强化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落实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完善“项目专员”跟进制度和“保姆式”全程服务制度。突出抓好13个省、市重点项目,做好昌华科技、龙德机械等19个项目前期工作,推动禾大西普、润森乾宇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促进蜀邦实业、维奇电子、华丰连接器等10个项目加快建设,实现利尔化学、科达物流等4个项目竣工投产。

着力增加有效投资。将突出抓好工业投资,用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园保贷”融资和企业应急转贷,力争新开工工业和技改项目36个以上、竣工12个以上,实现工业投资50.5亿元、增长15%以上,技改投资49.4万元、增长15%以上。大力推进交通、能源、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PPP模式,推进F20道路及管网、东虹孵化园建设,努力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签约落地,提高民间投资比重。加强调研督导,全面统筹土地、资金、环保等要素保障,力争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

继续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将积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妥推进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等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三项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做好财税体制调整后续工作,解决好应划入未划入企业归属地划转问题。深入不动产统计登记,争取全面实现区级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继续推进“园保贷”省级试点改革,为创新企业融资方式进行有益探索。

强力推动创新体系建设。将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努力进行技术革新改造。加快创新人才汇聚地建设,发挥人才专项资金和科技人才专家库作用,建立向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倾斜的人才评价机制,深入实施“千英百团聚才计划”“涌泉领军(奋进)团队资助计划”“千人计划”。将加快推进东虹工业园二期项目建设,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园,强化东虹工业园“中心孵化器”作用,完善已建15.65万平方米孵化器、加速器功能,整合各类资源优势,实现“一个中心孵化器+多个专业孵化器”目标。建设各类服务平台,努力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服务体系,力争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80家左右。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力争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900件,授权量580件。

全面助推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群新发展

今年,该区将努力发挥国家级经开区改革试验田作用,深入实施“两个一号”工程,壮大“两新”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产业,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促进现代产业集群发展。

在促进工业提质增效上,将加快发展“两新”产业,全力实施“领航”计划,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36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8%。支持电子信息、化工环保等优势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速传统制造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力争新增10亿元企业1户、4亿元企业2户、亿元企业1户。支持中小微企业上档升级,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力争新增省著名商标1件,市知名商标2件。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实施“互联网+”行动,开展“全企入网、全民促网、电商示范”三大工程,力争培育年交易额超过1亿的电商企业1家,实现电商交易总额超过3.6亿元,网络零售交易总额超过2亿元。重点打造机场路、涪滨路商圈,发展三江湖水上及沿岸休闲运动服务业,完善购物、餐饮、公交等城市服务功能,吸引外来人口聚集,着力提升园区人气商气。加快建设绵阳CBD万达广场、三江国际丽城C区澜岸等6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6%。

解决瓶颈制约问题激发创新改革新活力

持续加强招商引资挖掘开放合作新潜力

该区将继续坚持开放促进发展,注重构建平台、拓展格局,全面提升开放合作层次和水平,以开放升级助推发展升级。

在今年招商引资工作中,将着力强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合作招商,突出长三角、珠三角和欧美、日韩等重点区域,围绕已有专业园区、已有优势产业,使用好“工业产品画册”,持续开展专业精准招商。积极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万企出国门”等活动,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力争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过12个,到位国内省外资金50亿元以上。大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实施,进一步提高项目履约率和投资率。

同时,继续扩大外资合作领域。将积极跟踪世界、国内、民营等500强企业,依托已经成功引进的美国美亚电力、英国禾大、德国梅塞尔、日本精化、韩国欧丽安等外资企业进行以商招商,鼓励利尔、日普、禾本、麦迪克、豆萁等本土外贸企业“走出去”争取海外订单,积极培育双马新材料和广旭电子等企业努力实现自营出口,力争全年到位外资超过2000万美元。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