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倾力打造西平特色小镇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2-27  发稿编辑:韩春梅

 

——访三台县西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明朋

□  刘玉明  刘金钟

“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核心,注重质量,让农民朋友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在釆访中, 西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明朋朴实的话语,透露出了该镇决策层的良苦用心。

问:近年来,贵镇加快实施“百镇建设行动”,成绩有目共睹,请您谈谈经验?

答:我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高质量服务,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积极培育和壮大镇域经济,强势推进项目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抓规划。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镇情,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确立了以客家文化为特色风格的城镇建设思路和“三台县域副中心、区域性卫星城镇、商贸旅游基地”发展目标。规划城镇形成“四轴、一带、八组团”的空间布局形态和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的城镇保护分区规划,计划到2030年,镇区建成面积达5.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4.5万人。

二是明确定位,狠抓发展。近三年来,新增场镇建成区面积0.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00余人,城镇化率达39%、增长3个百分点。

三是狠抓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基础功能配套。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实现了场镇污水全面处理,河道也变得清澈了,生活、旅游及投资环境日益改善。

选取6个村全面推行“6+1”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通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降低群众的办事成本。

问:贵镇目前的经济结构如何,发展状况如何?

答:我镇曾有“小三台”之称,但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农业依然占主体。目前,投资5000余万元存栏2500余头的新希望集团祖代养殖厂、投资500余万元年产值2000余万元的蜀奇食品厂等企业已纷纷“安营扎寨”,依托新希望集团祖代养殖基地的辐射带动,组建了畜牧产业发展合作社;依托蜀奇食品厂的辐射带动,建成规模化花生种植基地3000余亩。

在发展一二产业的同时,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仅去年,全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服务和软件、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产值达国内生产总值的65%,基本实现“以旅游、商贸三产业为主导,一、二产业协调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新格局。

问:贵镇有哪些方面的优势与资源?该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优势和资源来促进镇域经济的发展?

答:首先是交通优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连通十余个镇乡的两条县级公路全面完工,村村通已经全部实现了,农产品能及时的运出来,农民的收入就增加了。目前,我们一是要加快开通成德南高速公路西平出口,并完成高速出口至西平的快速通道建设,将西平镇融入成都一小时经济圈。二是建设两座跨凯江大桥,建设西平镇一环路。

其次,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们最大的资源优势。近年来,我们以“文化+旅游”为导向,借助乡村生态旅游的良好发展势头。在保护古建筑群落、振兴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依托客家文化、吴氏宗祠、广东会馆等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形成以沿凯江一带农业基地绿色采摘、垂钓旅游观光为主的休闲农业旅游区,以观音文化、客家祭祖、明清古建筑群落与川剧表演为主的名胜古迹游览区,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升城镇承载力。一是启动西平、凯河行政区划调整,将凯河镇8个村、1个社区调整划入西平镇,促进凯江两岸同步建设、整体打造,调整后将提升西平发展空间、扩大凯江两岸集群效益。现目前西平、凯河区划调整正在进行相关程序。二是依托成巴高速公路,规划1个占地500余亩的中小工业集中发展园区,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安居乐业,推动工业及经济的发展。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