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经开区:培育壮大优质“两新”产业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12-06  发稿编辑:韩春梅

 

□  宋   涛    夏   宁

近年来,经开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二次创业构想,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两新”企业,助推全区“两新”产业快速发展。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和第一要务,经开区成立了“两新”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结合经开区产业发展实际,全面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三大重点产业集群式发展。与此同时,重点对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三大产业涉及的国内外协会、龙头企业进行梳理,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联系。此外,该区还拟定了《加快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从强化对外开放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产业载体建设、创新金融支持、强化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两新”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该区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围绕电子信息、化工环保、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作为“两新”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并积极寻求不断突破。

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原本给长虹彩电配套液晶玻璃的企业,在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随着长虹的转型,再次踏上创新创业之路,并凭借自主创新,跻身手机盖板研发生产领域的技术领先企业。
2013年,中视迪威公司总部从北京迁到经开区南湖电子产业园。仅一年多,企业就获得了10余项专利授权。其中,激光数字电影放映机成功通过DCI(美国好莱坞数字影院倡导组织)认证,而全球范围内仅有4家。目前,中视迪威正加紧打造全国首个激光显示产业基地。

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旭虹光电、维奇电子等一批科技型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这些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不仅焕发了新的生机,同时,经开区在着力引进和培育“两新”产业上下足了功夫。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两新”产业引进培育,通过选商选资,着力引进电子信息、化工环保、生物科技等领域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园区产业提档升级。除引进四川豆萁科技外,还积极培育九三科技、九天磁材等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并和德国梅塞尔合作建设美丰梅塞尔气体项目,加强对工业废气的回收再利用,强化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打造我市节能环保综合利用工业项目样板。

到今年10月,经开区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55家,已完成“两新”产业项目引进9个,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标为4户,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19.01亿元,战略新兴产业主营收入达到46亿元。其中,战略新兴产业主营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2%。发挥知识产权支撑引领作用,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转化,为“两新”产业发展注入了持续活力。今年前10个月,经开区完成专利申请量441件,是去年同期的4.9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13件,是去年同期的8.46倍;专利授权量342件,是去年同期的3.56倍。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