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市保险业情况通报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3-11  发稿编辑:景秀丽

3月6日,绵阳市场信息协会在新华饭店举行信息交流会。保险行业协会会长李新应邀参加并就行业情况进行了通报。

一、2011年的基本情况

2011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保险业发展史上经受考验的一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高房价、高物价要得到有效控制,国家采取银根紧缩、几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经济金融进入调整时期。我市保险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四川保监局的指导下,克服不利因素,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服务水平,转变经营策略,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了队伍、业务的正常增长。在全省除成都外,业务规模仍然稳居第一,而且比第二名的达州高8个多亿,比德阳高10个多亿。虽然比起“十一.五”期间的高增长放缓了速度,但结构调整取得了实效,实属不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险主体进一步增多。截止2012年元月,在我市开业的保险公司已达32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7家,人寿险公司15家,仅去年就新增加4家;保险保介公司12家。说明大家都看好绵阳。今年元月又有一家幸福人寿进入绵阳进行筹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保险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二)业务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2011年全市保险费收入总规模已达到47亿元,比2010年增长4亿多元,增幅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82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33.73亿元;保险密度890元,保险深度4.5%。

(三)“三农保险”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除政策性农险外,我市开展了政策性森林保险和蔬菜保险。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达到1.3亿,其中森林保险保费收入已达700多万元,小额人身保险和小额贷款保险也有所突破,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承保约70万人,保费收入1900多万元,小额贷款保险保费收入870万元。为三农保险服务的意识增强,承保面进一步扩大。

(四)为全市所作的贡献:一是承担风险保障达到3万多亿,筑起了防范风险的屏障;二是全年共处理各种理赔给付案件40多万件,除未决赔款和未到期责任外,全市赔偿给付金额达到16亿元,其中政策性农险赔付6000多万元,小额保险赔付1700多万元;三是缴纳地方各种税收1.23亿元;四是保险公司为税务部门代收车船使用税7500多万元;五是保险公司为本市银行组织存款16.4亿元;六是保险公司还参与了农村扶贫工作,组织了义务献血、助残等活动,出资200多万元。以上工作,有力地支持了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

(五)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保险协会与绵阳市公安交警支队合作,在绵阳游仙和高新区组建了绵阳市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受到省公安厅和省交警总队的肯定和表扬,全国全省都来学习取经。

(六)在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支持下,绵阳市保险行业协会成立了“保险纠纷案件调解工作室”,聘请培训了保险纠纷案件调解员,参与人民大调解工作。

二、2012年的工作要点

今年绵阳市保险业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国保监会提出的“抓服务、严监管(严自律)、防风险、促发展”十二字方针。抓服务,就是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增添服务设施,一切保险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服务于绵阳的广大保险消费者,切实维护好广大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监管严自律,进一步加强保险诚信体系建设,严格自律措施,严禁销售误导,严厉打击保险欺诈行为,切实解决保险案件理赔难、理赔拖拉扯皮问题。这里,我代表绵阳市保险协会向社会承诺,今年我们将按保监委、保监局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解决销售误导和理赔难问题,凡投诉到协会的案件,我们将协同各方,认真负责解决好。以此来防范化解保险风险,促进我市保险业又快又好健康发展。今年计划增长10%左右,保费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