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杯喇叭90%中国造但工厂利润不足5% 南非世界杯上响彻全球的喇叭,叫做“呜呜祖拉(vuvuzela)”,其最高音量可达127分贝,全场齐鸣甚至比喷气式飞起降时的音量还要高。业内人士估计,本届世界杯,光喇叭的市场就有2000多万美元。这种喇叭最长67公分,最短7.3公分,90%产自中国。在南非世界杯赛场,喇叭售价从20兰特(约17.7元人民币)到60兰特(约合53.1元人民币)不等,而中国加工厂出厂价一般是在0.6元到2.5元,利润不足5%。
▲ 我国开启城轨时代 20世纪60年代中期,北京地铁一号线的动工,标志我国从此开始了轨道交通的建设。此后我国用20年时间修了三条线,总长47公里。从1985年到20世纪末,北京、上海、广州有三条线路建成,新增里程54公里。而从1999年至2009年10年间,新增里程达到830多公里。截至2009年,我国内地城市轨道营运里程最长的是上海,达到420公里,不仅是国内首个突破400公里的城市,而且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地铁第二大城市。轨道交通还是名副其实的低能耗、绿色交通行业。上海轨道交通每百公里人均能耗仅为小汽车的5%、公共汽车的60%。
▲ “中国制造”尚未失去国际优势 美国一家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亚洲其他7个国家。中国沿海地区的平均劳动成本是每小时1.08美元,内陆省份则为0.55~0.80美元。排名第7的印度是每小时0.51美元,劳动成本最低的是孟加拉国,价格仅为上海和苏州的1/5。尽管如此,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仍然比日本、美国、欧洲便宜得多。早在2008年以前,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工厂工人的每小时工资就达70~80美元。2009年福特汽车才将工资降到和日本汽车企业相近的水平,即每小时40~50美元。(摘自(时事报告》)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