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城将是北川发展的引擎。抓好新县城相关工作,确保新县城建好管好,是谋划北川未来发展的起点。
作为北川灾后重建的龙头和标志性工程,目前,新县城建设有力推进,所有项目进展顺利,9月底将“建成城镇基本框架,形成城镇基本功能,树立城镇基本形象”。
北川要确保新县城建得好、管得好,加快研究新县城管理办法是当务之急。我们正加快研究新县城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问题。同时,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县城管理队伍,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
北川不能总靠别人“输血”,必须增强“造血”功能,这就必须做强产业。震后,我们一直在梳理、在思考、在讨论,也请了许多专家指点。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把重点放在文化旅游、特色农业和工业上。根据北川的优势资源,发展旅游产品加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同时,衔接绵阳市上产业定位,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材料产业。
北川旅游产业将是最具带动力的产业,要尽快开展旅游产业发展相关工作,依托“地震、大禹、羌族、红色”四大文化,从重点区域、重点景区、重点节点寻求突破,加强旅游精品路线建设,培养旅游支柱产业。确保猿王洞景区7月1日建成迎客;加快小寨子沟景区各项前期工作,保证302线一旦贯通,就能实现接待游客;在老县城遗址面向社会公众适度开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地震遗址和纪念馆建设;完善旅游沿线乡镇场镇的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配套设置。
四川北川经济开发区是发展产业的重要载体。按照“一区三园”的布局,永昌镇主要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旅游产品加工;永安镇主要发展农产品加工,香泉主要发展石材产业。目前,北川经济开发区已经引进了25家企业,主要是新材料、新能源、农产品加工等高新技术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城镇化过程中发展产业是主要抓手。在产业的选择上,北川的原则是科技含量要高,产业链要长,就业岗位要多。(四川日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