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之际
五月,带着蓬勃生机 催开羊角花的笑脸
信合,展示倔强精神 实现新家园的重建
这片曾经破碎的土地 依然无限风景这边
两年前的黑色今天 血泪和悲怆曾经呐喊
但绵阳信合绝不偏瘫 他们选择了坚强乐观
在无边大爱融汇之间 以行动谱写美好明天
——题记
地震噩梦,依稀眼前。怆然回望2008年“5·12”那个黑色的日子,泪水与悲切,依然回荡在心田。
在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灾难中,四川农信社遭受重创,员工遇难64人、重伤108人,1.9万员工及家属失去家园,网点受损面达49%,财产损失40.58亿元,因灾害损失资产119亿元。特大地震给了绵阳农信社无情的摧毁和打击。绵阳市9家信用联社,辖内农信社3051名员工中死亡53人,员工家属及亲友死亡和下落不明者数百人,其中北川县联社领导班子和机关中层干部全部遇难,478个网点90%为危房,经济损失达57亿元。
2.5亿元投资,换来绵阳信合新天地
大地震给绵阳信合造成了千难万难,大地震也彰显了无边大爱。全国信合系统自地震第一天起,就陆续向灾区信合系统伸出援助之手,纷纷对口援建。山东信合援建北川联社、河北信合援建平武联社、河南信合援建江油联社、辽宁信合援建安县联社。目前,绵阳信合接受捐赠资金 5140 万元。绵阳信合人在自身积极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发展业务的同时,牢牢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接受外省信合和四川省联社本部捐赠的同时,树立“先有为再有位”的理念,一方面积极作为,代理发放灾区群众各类补贴,投放永久性农房重建贷款和企业恢复重建贷款,为政府分忧解愁,赢得党政满意。另一方面多方汇报、协调,争取将农信社灾后支持网点重建纳入政府统一规划,现列入中央财政的5个联社6340万元,列入地方财政3857万元,已到位500万元。全市将累计投入2.5亿元资金进行重建。
通过艰辛努力,一幢幢安全标准、样式全新的网点呈现眼前。全市农信社258处加固维修网点已完成220处,占需应加固网点数的85.3%,已投入资金7530万元。其中游仙、三台、平武、北川、盐亭、安县6家联社全部完成加固维修,并已投入使用,其余的营业网点加固维修在5月底将全面完成。115处重建网点,已完成选址107处,占92%;有40处已开工或交付使用,年底将有80%的重建网点可交付使用。
“起跳”目标,成就绵阳信合新业绩
绵阳农信社既立足于网点重建中的“起立”,更着眼于加快业务发展中的“起跳”。面对浦发、交行、兴业、邮储银行等银行机构林立,激烈竞争,绵阳信合办事处党委提出,灾后恢复重建的三年是信用社大发展的三年,也是农村信用社要提高质量的三年,各项业务指标要在地震前的基础上,再翻两番。提出2009年存款增长50亿、贷款增长40亿,2010年存款增长80亿、贷款增长60亿的宏伟目标,最终向建成农村商业银行宏伟目标迈进。地震后两年来,绵阳信合人克服自身恢复重建的繁重任务和工作重负,勇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宏伟的目标已逐步实现,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联社和绵阳市委、市政府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在继2009年实现全辖区各项存款余额259.5亿元、增长39.29%,各项贷款余额183.9亿元、增长49.47%,拨备前利润4.73亿元、增长103%,各指标分别名列全省前茅的基础上,今年1—4月,全市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形势继续向好,已经实现全辖区各项存款将突破300亿元,余额达到294亿元,各项贷款已突破200亿元,余额达到203亿元,拨备前利润2亿元。存贷总规模比地震前翻了两倍。
绵阳农信社情系民生,乘势而上,借机发展,大力投放农房重建贷款。共投放永久性农房建设贷款40.05亿元,支持了近15.18万户受灾农户重建永久性住房,占全市相关金融机构投放该类贷款的91%。同时,还积极争取到位困难农户贷款担保基金7.78亿元,投放困难农户农房重建贷款1.33万户、2.77亿元。各联社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主动与长虹公司、华晨汽车公司协调,加强双方合作,组织各联社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消费信贷业务。2009年发放家电消费信贷880户,金额290万元。目前,汽车下乡消费信贷即将启动。游仙、梓潼、盐亭等联社还通过对返乡农民工评级守信建档、开辟绿色通道、落实额度利率优惠、支持其建设专业合作社、支持企业吸收农民工再就业等有效方式积极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再就业)。仅去年,全市向1.3万多户返乡农民工投放2.5亿多元贷款支持其再创业,向136户企业投放5.2亿元贷款支持其吸收1万余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内部管理,铸就安全经营新环境
绵阳农信社在2009年8月对全市的1959笔、金额77.62亿元大额贷款进行了抽查,对贷前把关不严、担保抵押不合规、贷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切实防范了大额贷款风险;抓好不良资产的调整处置。对各联社化解不良贷款做到责任、纪律、奖惩“三明确”,引导各联社积极利用中央财政贴息政策,转化清收不良贷款13个亿。各联社重视贷款诉讼时效保全,7家联社已处理抵债资产33笔,对三鹏广场、半山蓝湾、芙蓉金城等项目盘活贷款损失4039万元。同时,抓好农户重建贷款风险防范。信用社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县、乡镇、村三级农房重建贷款风险防控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了风险防控工作,有效防范农户重建贷款风险。去年,办事处组织对439个网点开展检查2635次,发现问题326个,整改311个,处理各类违规违制人员653人(次),加强监督检查和高管人员履职离任审计,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确保全年零案件发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