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4-25  发稿编辑:刘庆

——记绵阳市涪城区委机要局局长蒲明金同志

    蒲明金,1976年2月应征入伍,1977年就读于成都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机要专业,1987年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机要指挥专业,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工作期间历任排、连、营、团职务。1995年经组织批准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涪城区委机要局副局长,涪城区委保密委办副主任,涪城区保密局副局长,涪城区委机要局局长。他在部队和地方期间曾多次被评为“机要密码先进工作者”和“保密工作先进个人”。


    他领导区委机要局,牵头在全区党政机关中,组建了从区到各乡镇、街道、部门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使涪城区党政部门通信方式,由原先传统的电话通知、邮寄和传真,改进为快捷、高效、资源共享的计算机数字通信方式,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实现了通信进步和变革。在创建网络初期,针对人手少、工作任务重的现实,他除了合理安排好日常的工作外,充分发挥科技干部的作用,协调人员有的负责软件开发,有的负责设备的选型与线路布置、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许多关键环节,如网络技术设计等方面问题,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硬是依靠本局力量,一个个地予以攻克。

   
    从我做起,带头身体力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是他的一个显著特点。机要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总是不断地在发展和进步,要求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这位1976年2月应征入伍,1977年就读于成都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机要专业军队副团职干部,带头钻研业务。计算机汉字录入是机要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要求全局人员录入要达到一定的水准时,他首先就为大家作出了表率,每小时能达到7000多字。功夫不负有心人,入网单位日见增多,尝到甜头的部门,对这一高科技成果啧啧称赞,因反响颇大,遂形成良性循环,才形成今天区直部门联网已达到100%,乡镇、街道达到100%的喜人局面。


    在“5·12”历史罕见的8级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他从震垮的文件柜中取出密码柜的钥匙,迅速将备用密码设备和涉密资料转移到安全地带。由于密码机房损毁严重,电力供应中断,通信网络瘫痪,他果断决定,派曹坤、王剑二同志前往市委机要局临时办公场地,负责现场收办电报,其余几位同志负责承担区内对上对下应急机要通信任务,确保了各级指令及时、准确传递。机要局一班人连续奋战了30多个日日夜夜,累计收发明(密)传电报3000余份,确保了密码通信绝对畅通,线路的完好率达到100%,为涪城区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实有力的通信保障。


    在蒲明金的带领下,涪城的机要密码工作和党政网建设工作始终走在全市的最前面,成为领头羊。连续6年被评为全市党政密码系统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党政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在几十年的机要工作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在机要这一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平凡的卓越,机要岗位虽然是平凡的,但机要事业是不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不平凡的事业,这是他的追求,从未停止的追求。(董永福)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