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见证乡村振兴成果,11月3日,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组织师生前往北川石椅羌寨,开展了以“共话民族情”为主题的青少年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是学校2024-2025学年青少年交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宽学生视野。
文化初体验,感受民族热情。
清晨,伴随着期待与兴奋,师生们踏上了前往石椅羌寨的旅程。在行前课堂上,带队老师详细介绍了羌族的历史文化与活动注意事项,为即将开始的研学之旅做好了充分铺垫。
上午10时,当车队抵达寨门,一场热烈而隆重的入寨仪式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响亮的锣鼓声与礼炮声交织回荡在山谷间,身着绚丽民族服饰的羌族同胞手捧羌红,唱着敬酒歌,热情地为每一位师生献上象征吉祥的羌红,并在手腕系上祝福的红绸带。这不仅仅是一场欢迎仪式,更是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羌族同胞的淳朴与热情,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仪式过后,师生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探访石椅村。从整洁的村容、特色的民居到兴旺的文旅产业,同学们亲眼目睹了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民族地区如何依托自身文化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大家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蓝图正在这里变为现实,增强了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和自豪感。
自然与艺术交融,激发实践活力。
午餐过后,师生们转场至风景如画的林海石源。在这里,一场融合自然探索与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拉开帷幕。大家呼吸着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徒步于神秘的化石公园,在导游的讲解下探寻远古海洋的痕迹,感受着地球亿万年的变迁。
在享受大自然美好风光的过程中,同学们纷纷拿出画笔,将眼前的奇石、绿树、蓝天定格在画纸上。这不仅是一次亲近自然的生态体验,更是一场激发创造力、提升审美情趣的实践课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理解与实践能力。
满载而归,共筑团结梦想。
下午3时30分,在欢声笑语中,结营仪式如期举行。师生们分享着一天的收获与感悟,一张张笑脸定格在“石椅春风”的背景下,为此次研学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石椅羌寨之行,是学校青少年交流计划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同学们不仅在行走中学习了知识,在体验中增进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更在观察中坚定了对国家发展的信心。活动有效促进了各民族师生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营造团结、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书记寄语,续写团结新篇章。
学校党总支书记李颖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融入实践,青少年是民族团结的希望。此次研学让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村寨、触摸文化根脉,真正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今天的研学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希望大家将收获转化为行动力量,主动传播民族文化、促进交流,让共同体意识成为‘七一职中人’的自觉追求,未来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拟稿:陈倩 一审:叶建聪 二审:熊元武 三审:付红梅 签发:李颖)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