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梓潼县投资促进局关于赴上海市和浙江衢州等地开展投资促进工作的考察报告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7-28  发稿编辑:韩春梅

 

为进一步加大我县投资促进工作力度,切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18年7月26日至30日,县委副书记、县长贺旺带领县投资促进局负责人一行赴上海市东方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龙”)和浙江省衢州市等地开展政企考察与项目对接活动。现将本次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东方龙推介项目对接情况。东方龙是我县对外专业招商战略合作单位。此次对接的青岛元盛、常州博盟、江苏勒克斯、浙江玉环特翼4个项目均符合我县主导产业规划,我县就招商政策、承接能力、企业规划和要素区位等方面与企业进行了充分交流,最终与其中3个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一是青岛元盛拟投资2.5亿元用地约80亩的高科技电子元件项目。二是常州博盟拟投资1.5亿元前期租用标准厂房10000平方米生产的动力锂电池电气系统项目。三是江苏勒克斯拟投资3.2亿元用地约120亩(前期租用厂房的高端智能售货机生产基地项目。
(二)浙江省衢州市政企考察情况
1.衢州发展概况。衢州市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自古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是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交汇点,地理区位和交通环境极佳。辖柯城、衢江、龙游、江山、常山、开化6个县(市、区),区域面积达8845平方公里,总人口255万,具有广阔的地理区域、富集的工业资源和深厚的人力资源,是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衢州充分依托区位和要素优势,按照“科学规划、协调布局、突出重点”思路,已推动形成内部创新驱动、产业向心集聚、要素协调流动的工业经济发展积极态势。2012年8月,在浙江省率先推进园区实体化运作,对内按照“一套班子、一张蓝图、一个平台、多块牌子”的模式推进绿色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综合物流园区“四区合一”;对外注重协调布局,与江山、龙游、常山“三片”经济集群组成了“一核三片”的总体空间架构,共同支撑起衢州市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衢州城市控制规划面积30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98平方公里(重点区35平方公里),下辖三个街道,企业职工8万人,居民21万人,聚集工业企业546家(规上120家、产值超亿47家、上市32家、高新技术106家)。“十二五”末,核心区已实现GDP280亿元,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新增开发面积16平方公里,基本形成“442”现代产业体系,即以氟硅钴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为重点的四大战略性新型产业,以金属制造、绿色食品、特种纸、新型建材为重点的四大特色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生态高效农业。
2.考察企业情况。一是浙江巨泰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衢州经济开发区,占地100亩,主要从事药品研究、制造和销售,有员工300余人,主要建成了片剂、胶囊剂(含头孢类、青霉素类、抗肿瘤药)、小容量注射剂、合剂等多条生产线。二是浙江均瑶食品有限公司(吉祥航空控股)。该公司是衢州市2016年10月引进的“水”产业品牌企业,新进基地于今年8月正式投产,位于绿色产业聚集区内,总投资3.5亿元,占地100亩,一期主要生产乳酸菌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结合公司自主拥有的“味动力”品牌,预计年产量达15万吨、产值超过10亿元。
3.飞地建设情况
——建设概况。衢州以生物与健康产业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在上海张江租用上海汇洋机械制造公司约4500平方米综合楼建设衢州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基地。主要服务于项目研发、企业孵化和技术成果转化等,并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和服务设施。该基地主要依托衢州籍清华大学教授赵南明博士领军的生物医药研发团队,主攻降糖功能保健品及相关药物、抗病毒药物及抗癌新药、兽用抗菌肽、流行疾病诊断试剂盒及肺炎疫苗等新药。二期计划新增约1万平米孵化基地    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
——运营模式。采取“衢州市政府主导,专业团队搭建项目平台”的运行方式,政府遵循“注册在衢州、孵化在外地、贡献在衢州”的原则,制定了入驻项目审核和承接地管理办法,主要负责政策制定和资金支持;具体孵化项目由专业团队负责,市政府指派1人负责日常管理、商务代办、融资担保和咨询服务等工作,既节约了招商成本(专业团队年服务费用约200-400万),又提升了招商的专业性。
——资金引导。一是由市政府相关部门同三方机构成立专家组,入园孵化项目经评审再注册,符合条件的项目免三年租金,三年后按市价承担租金。二是参照千人计划创业项目标准给予孵化项目分级分步资金支持(A级600万、B级400万、C级200万)。孵化项目先期按投入额度的50%比例给予补贴,正式落地后再全额兑现(每成功孵化一个项目的成本约1000万元)。三是孵化项目同步享受衢州本地优惠政策和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平台服务。目前,浙江博和瑞达生物科技与德国合作研发的老年痴呆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项目成功孵化并落地衢州,另有在孵的3-4个新药物项目已进入临床测试阶段。
飞地孵化器的良好运营得益于以下几大要素:一是高端生物医药研发团队提供了优质的孵化项目来源;二是配套完善的孵化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三是政府资金支持和融资担保为项目成功提供了资金保障;四是开放的运营模式为孵化基地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拜访上海重点企业情况
1.上海旺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旺”)。公司成立于1962年,前身为宜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创立旺旺品牌,1992年正式投资大陆市场,是台湾第一个在大陆注册商标并且拥有最多注册商标的公司,公司1994年在湖南设立第一家工厂。2008年,旺旺以食品饮料业在香港上市,除了食品饮料业外,还跨足媒体、保险、医疗、酒店、养老、文化等多个行业领域。同年入主台湾中时媒体集团,构建全球华人世界最大的媒体平台—“旺旺中时媒体集团”。2018年,旺旺将不断拓展业务,开拓东南亚市场,追求更加多元化的产业合作。旺旺秉持着"缘、自信、大团结"的经营理念,立志成为"综合消费食品王国",向着"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目标不断前进。
2.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统一”)。统一为中国领先饮料及方便面制造商之一,1992年开始营运,2007年12月17日在香港上市。统一秉承“三好一公道”(即品质好、信用好、服务好、价格公道)的经营理念,以聚焦经营、宏观眼光、重视人才等方针,兢兢业业地塑造出“诚实勤道、创新求进”的立业精神。
3.两户企业合作的对接点。一是推介宣传。利用文昌文化、台商产业园等优势,加强与台湾中时媒体集团的对接联系,做好梓潼优势推介;二是文旅合作。利用梓潼七曲山风景区“天然氧吧”“森林活化石”“全国森林康养基地”等特色优势,以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为平台,促进双方在文昌文化、特色康养等领域的产业合作;三是产业对接。按照统一企业SOP标准提供稳定的食品产业原材料,引导本地企业生产符合质量标准、产量稳定的食品原材料的同时,可对我县食品原料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合作。
二、衢州市先进经验和做法
(一)抓“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工作。衢州市委市政府以“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目标愿景为统领,出了“一张图、一本账、一盘棋”的“顶层设计”发展理念,即通过谋划战略引领规划布局“一张图”,编制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一本账”,构建抓人促事凝心聚力“一盘棋”,为实现“干好‘一三五’、实现‘超百千’”(即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超千亿、财政收入超百亿)的目标,集中精力狠抓“机制体制改革、产城整合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干部队伍提升”等基础性品质提升工作,狠抓“招大引强、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指标性经济工作,提出“大干项目、干大项目”的要求,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衢州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从加大投入,完善奖励机制,切实诚信履约以及开展“店小二”式项目贴身服务等方面着手,以实际行动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明显实效。
(二)抓“优势挖掘”,不断夯实招商引资工作基础。一是构建交通要道。作为杭州经济后花园,衢州区位优越、四省通衢,民航、高铁、高速和水运齐全。高速公路呈“井”字贯穿衢州,国家干线电气化铁路浙赣线东西横贯,沪昆高铁约60余列次经停,从衢州到杭州1小时、上海2个小时、长沙3个小时。另外有4C级机场1个,黄山、义乌、杭州萧山机场相邻;而且衢州4级航道今年建成通航,通航能力达500吨级,河运码头及铁路货场距物流园区不超过7公里。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土地,产业园区被国土资源部批准纳入低丘缓坡开发利用3家试点单位之一,新征开发土地32000亩并完善“九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另外预留33平方公里解决发展空间问题。电力,有供电站235座容量达30万千瓦,其中园区建有110KV变电所4座;供水,有华东片区最大的一级水资源库,第一、三自来水厂建在园区,日供水能力30万吨,水价浙江省最低(工业用水1.3元/方)为“水”产业招商找到了突破口;供气,园区蒸汽由富春江热电厂统一供应,燃气可以保障每小时1000立方米供应,另外园区可提供氧气、氮气、氩气等多种工业气体;人力资源,有大中专职业技术学校30多所,在校学生30万人,可每年向园区输送2万技术人才,可完全满足企业用工要求。三是挖掘传统文化。衢州人文厚重、生态秀美,是个宜居宜游圣地,近年来衢州对南孔文化深入挖掘,打造了杭州禅城、开化根宫佛国等知名休闲旅游业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品牌,为招商引资注入新的活力。
(三)抓“多元招商”,充分利用人脉资源拓展招商渠道。一是主抓政企合作。衢州利用区位优势与上海(张江)杭州等政府间建立了战略合作,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来“筑巢引凤”,吸引了大量转移性优质型项目。二是推崇以商招商。有效利用浙商回归创业的契机,通过浙商会、老乡会和知名企业以商招商,对浙商引进的企业加大扶持,营造亲商、安商的投资氛围。三是建好平台招商。通过开拓四大科创飞地、打造七个特色产业园、建好重点实验基地、打造五个特色小镇、与各大院校深入合作使各类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集中,招商项目可直接“拎包”入驻。另外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分部驻点和中介公司招商的效果亦取得良好。
(四)抓“队伍建设”,打造投资促进精兵干将队伍。一是工作班子能干。市委直接派任副秘书长兼职招商局长,有利于统筹调配各方资源,选用务实能干的业务型干部具体抓,夯实了投资促进工作队伍基础。二是招商团队精专。一方面从干部选拔任用上激励投资促进干部队伍活力,招商业绩突出和业务能力强的给予重点提拔和考察调动;另一方面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进行返聘使用,打造了一批政治素质好、交际能力强、熟悉经济工作的投资促进骨干团队。衢州协作办与招商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有专兼职招商干部约60余名(其中专职仅20余人),承担了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任务,招商干部个个不怕吃苦、担当到位,主动作为。
(五)抓“方式创新”,发挥飞地孵化器招引作用。衢州市共投资新建10个飞地孵化基地, 其中包括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孵化基地、杭州(衢州)海创园、浙江(衢州)中关村产业园、绿海飞地(深圳)产业园等6个飞地孵化基地,飞地经济的尝试和探索,有效打破了衢州与经济发达地区行政区域限制,实现了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合作模式。
三、几点思考及建议
(一)在服务招商工作上再下狠功夫。始终把优化投资促进服务工作作为提升我县投资吸引力的战略要地着重抓。一是从简化招商项目办事环节、提升办事效率、密切政企联系入手健全投资促进服务办事机制。尤其是在工商登记注册、土地与建设规划、用水、供电、通气等要素配套环节要建立部门协作、责任落实、人员明确的协作联动工作机制。二是项目招引和建设涉及到的相关要素部门要转变观念,强化大局意识,健全专业服务队伍和责任人员,引入外评机制参与单位和个人的目标考核,逐步形成“人人都是推介员,人人都是店小二”的投促服务氛围。
(二)在创新招商举措上再下实功夫。一是探索由政府主导招商逐渐衍变为政府与市场互动的招商模式。加强政府间合作招商、政企间合作招商和委托专业招商等新型招商模式探索力度,逐步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招商模式。二是围绕主导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在发展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开展项目研判、主动对接、形象推介,推动工业实现产业集聚、技术升级。三是与时俱进完善专项招商政策,在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建设标准厂房和项目设备、装修、物流等方面补贴上适应招商新形势。
(三)在拓展招商合作上再下深功夫。一是参照省级对口帮扶模式,在长三角地区认真研判和选择接近我县主导产业和关联的典型地区结成友好合作区,在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招商引资和梯次承接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二是打好“海峡两岸文昌文化活动”和“四川台商产业园”两张牌,结合我县“食品工业强县”和生态资源优势,主动深入研究旺旺、统一等企业在四川发展的有效信息,力争发挥原材料优势,在延链招商上取得新突破。
(四)在招商干部培养上再下真功夫。多措并举打造一支敢作敢为、吃苦耐劳的精兵队伍。一是把投资促进战线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重要平台和干部成长使用的重要通道,提拔重用实绩突出的招商干部,在全县形成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二是在投促队伍建设过程中探索面向社会招聘招商专、兼职人员(含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进一步完善招商队伍人员结构,拓展招商引资思路,提升投促工作实绩。三是从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开拓资源、引进项目等各方面加强招商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干部专业素养,着力打造一支精业务、晓实情、懂经贸、善谈判、知礼仪、会外语的专业招商队伍。(梓潼县投资促进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