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残疾人职业技能个性化培训班在县非遗中心正式开班,20余名各类残疾人参加了竹编手工编织培训。绵阳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肖云平、县残联副理事长陆卫国作了培训开班动员讲话。
此次培训班由绵阳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和北川羌族自治县残联共同举办,北川禹羌传承学校具体承办,培训班请来了资深竹编手工编织老师黄强、王兴碧进行为期五天的专题授课,培训班采取小组教学方式,注重实操练习,确保每名残疾学员都学得会、能上手。同时,结业学员还可与商家签定产品回购合同,残疾人朋友在闲暇之余也可增加自己的收入。

据北川残联副理事长陆卫国介绍,对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个性化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是2020年全面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近期县残联将开展3期残疾人职业技能个性化培训班,分别是民族工艺品、服饰品制作、羌绣手工制作的培训,每期培训残疾人20人,主要通过禹羌传承学校聘请的竹编、棕编、羌绣、民族服饰艺人进行授课,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残疾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全县60余名残疾人免费得到职业技能个性化培训,此外,经过培训合格的残疾人还可到相关场所就业,也可进行自主创业、居家灵活就业。

根据工作安排,北川残联将根据各类别残疾人的需求切实做好残疾人的培训计划,及时开展集中、分散相结合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预计今年将对60余名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个性化培训,对800名残疾人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切实增强残疾人就业竞争能力,有力地促进残疾人增收脱贫,真正实现残疾人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
(周永珩)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