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与成效,进入夏季以来,埇桥区及时总结、梳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五大行动”,针对基础工作、政策落实、双基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积极落实有力举措,全面推进工作整改,强力推进夏季攻坚行动。深入开展“重补促”专项整改行动。埇桥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推进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对照省、市考核、督查、巡查、暗访反馈的问题,持续开展扶贫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制订《埇桥区扶贫问题整改攻坚月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逐一建立整改台账,全面排查整改。同时,围绕“七个不落一个不少”,持续开展“万名干部大走访”活动,全面排查在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精准帮扶、工作推进与脱贫成效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人民网2018年6月21日)
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对改革的“全面”和“深化”理解不透,对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执行不力,对全盘性、全面性的工作部署协调不周、对关乎广大群众改革获得感的矛盾认识不准,甚至有一些干部仍旧躺在“老皇历”上睡大觉,不少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时有出现,阻滞了改革进程。这些就需要我们加大督查力度,及时发现的制止错误的行为,为改革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督查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作方法,是促进决策落实的最好方法。善于督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将督查称为“推动政务运转的一根鞭子”,这根鞭子指向的主要问题就是不落实与不作为。而在实际督查工作中,有的重督查、轻指导,重结果、轻过程,更是鲜有对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工作督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特别是对那些不作为、无所畏、甚至乱作为的干部,必须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加大问责力度,铲除那些不想做事、不敢做事、怕出事干部的温床。当然,在督查过程中,还要善于指导,帮助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各项决策按预期落实到位。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改革是一场革命,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督查的着力点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通过督查,“倒逼”干部有所为,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要强化问责力度,以严格问责推进责任落实和作风转变。(文/胥红运)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