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选任是关乎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作为国家“最低领导层”的基层党员干部,他们的治理地方水平将决定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效果。基层面对的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环境以及复杂的地方情况,需要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胜任,因此基层是最锻炼人、磨炼人的地方。并且基层工作是最贴近群众的,与一线群众直接面对面的打交道,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高低是群众对政府“好坏”评价的第一印象。要实现好乡村振兴战略,各地方在选任干部的时候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抓住“实、活、能”三要素,做到因岗择人、知人善任。(中国网2018年6月7日)
要实现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的苦干实干。党员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基层是服务群众的主阵地。身处基层一线,与群众朝夕相处,基层干部就要保持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敢于担当、知难而进的开拓精神,恪尽职守、求真务实的为民情怀,以身作则、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党员责任,把群众装在心里,把苦干实干作为常态,站得直、行得正,做一名苦干实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党员干部。
基层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敢于担当,是一种勇气,是一种责任。就是要我们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于担责;在关键时刻,要敢于挺身而出。善于担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能力。就是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在攻坚面前不怯阵,困难面前不退缩,挫折面前不沉沦,逆境面前不悲观,成绩面前不沉迷。主动想事、谋事、做事,时时以大局为重,事事为群众着想,善于突破常规和禁区、善于承担责任和风险,摒弃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狭隘思想,实现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基层党员干部要发挥好引领作用。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基层党员干部的质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影响当地群众对一个地区干部群体的整体评价。基层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提升本领,不断锤炼自身素质,成为能够担当作为的“多面手”。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在一线群众中的领导作用,带领群众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文/彭思川)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