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为新时期以强化监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着力方向。这既是对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回望过去五年全面从严治党波澜壮阔的历程,全面从严治党正是由强化监督开始,在强化监督中坚持和深化,也唯以强化监督不断引向深入、实现标本兼治。(人民网2018年5月8日)
强化监督,不仅为全面从严治党精准施治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深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要实现“打虎”无禁区、“拍蝇”零容忍、“猎狐”撒天网,反腐惩恶既不留盲区死角,又抓住重点关键,紧盯“三类重点人”,明确把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三种情况同时具备的作为重中之重,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严厉惩处与严格监督的有机结合下,反腐败步步深入,在治标与治本的辩证统一中,推动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向夺取压倒性胜利发展。要延伸监督触角,提升群众监督的积极性。
严明的纪律,为监督提供了“尺子”。因此要通过形成有效管用的体制机制,让监督发挥实效,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把“全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巡视全覆盖和派驻全覆盖扫除了党内监督的盲区死角,为有力有效开展监督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制度治党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体系。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必须始终把制度创新和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提高管党治党的科学化水平,要靠制度管党治党,靠创新管党治党。首先,靠制度管党治党,做到有制可依,有制必依。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他在回答一位意大利记者提出的“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这一问题时说:“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邓小平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实现民主化、制度化,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文/弘于)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