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邑市纪委监委坚持重心下移,不断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对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出重拳、下猛药、精准发力,有效增强群众获得感。今年以来,共整治和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4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3人。拓宽渠道,收集问题线索“零死角”。一是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充分发挥“信、访、电话、网站、微信”五位一体的信访举报体系作用,公开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在公共场所张贴印有“二维码”的信访举报公示牌,在主流微信公众号公布信访举报“二维码”,多渠道、全方位拓宽问题线索网络来源。二是建立问题线索共享机制。与审计、民政、财政、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共享问题线索,对全市村级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排查。目前,共发现问题线索110余条。(新华网济南2018年4月19日)
笔者认为,基层贪腐问题的易发多发原因一方面是基层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监督体系的不够完善,让腐败分子有机可乘。基层纪检组织要抓好廉政教育,完善监督机制,建好制度的“笼子”,在“防”字上下功夫。一要建立和完善廉政教育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谈心谈话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建立思想理论教育的长效机制,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谈心谈话教育方面,要根据干部的思想、工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谈心谈话活动,及时引导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经常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以案说法,提醒党员干部时刻引以为戒。做到经常提神醒脑,警钟长呜。要建立和完善督查警示制度体系。从关心爱护干部出发,及时督查、提醒、警示干部。通过建立风险排查制度,对岗位的风险点进行梳理和排查,上报给上级纪检机构,作为监督重点环节。要建立谈话诫勉制度,对党员干部在思想和个人生活中,所发生的构不成党纪、政纪处分的问题或错误,采取谈话提醒,诫勉等措施和方法,给予及时告诫或劝勉,起好预防作用。建立督查整改制度。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的错误和问题,限期整改。并不定期到有关单位进行督促和巡视,深入群众了解整改进展情况,确保整改到位,取得实效。“‘微腐败’宛如毒瘤,根治这种‘痼疾’,必须坚决问责、持续曝光、强化震慑,真正以问责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要严格执纪问责,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部门、重点岗位,抓住“关键少数”和突出问题,对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尤其对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维护稳定等重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挖细查,绝不放过,切实落实有责必担、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文/孙小小)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