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纪委监委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力在“全、常、长”上下功夫,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一季度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387人次,第一、二、三、四种形态分别为203人、161人、14人、9人。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抓“全”。把发现的问题线索放到全局范围中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点面结合净化政治生态。树立“全面”意识,做到全员化教育、全方位监督,“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实时关注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以及生活作风,发现问题及时引导纠正。以“六项纪律”为标尺,小过即问、动辄则咎,防止党员干部由“破纪”滑向“破法”,切实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新浪新闻2018年4月)
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也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接受并正确对待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由此看来,可以不接受党内外监督的领导干部是不存在的;能否高度重视监督、自觉接受监督,把监督看作自己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觉悟和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准。
权力如果不受约束和监督,随时有可能偏离正常运行的轨道,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监督是防止权力变质最好的防腐剂,有效的监督可以随时纠正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中出现的偏差,使领导干部不能腐败、不敢腐败。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监督别人,自己却不愿接受监督,或者表面上接受监督,实际上想方设法逃避监督,视监督为对自己的束缚、对个人的否定。这种不敢、不愿接受监督的心理和做法,不仅贻误工作,对领导干部自身成长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领导干部的成长离不开个人努力,也离不开群众的帮助和大家的监督。换个角度看,批评和监督是对领导干部最好的关心、爱护、帮助。党内监督要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时刻不能放松。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党员干部习惯于相互提醒和督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在改进不足和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进步,让管党治吏真正严起来,落实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上,让失责必问成常态。通过召开有“辣味”的民主生活会,毫不含糊、直入主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警示常提醒,在重要节假日向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紧盯重点领域,开展扶贫、教育、卫生、拆迁等腐败易发系统集中约谈。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和轻微违纪问题,及时开展谈话函询。实现“惩少”向“管多”拓展,抓“长”。坚持严管厚爱,做到思想教育从严、党内生活从严、干部管理从严。强化通报曝光震慑,持续深化正风肃纪,把从严监督执纪体现到日常工作中,(文/周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