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深透,方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法治思维习惯,就要自觉把法规制度学习作为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党规党纪、条令条例的常态化学习,在笃学中加深对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理解,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法规学习中,要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深入学习,“既舍得下力气,又舍得动脑筋”,有计划、有目标、有选择地学习和掌握法规知识,提高个人法治素养。(解放军报2018年4月12日)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代表党和政府依法行政、为民服务,我们的法治观念如何、能不能依法办事,对全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什么是法治思维呢?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起点,以公平正义为中心的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具体讲,是指人们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和形成决定的思想活动的过程,法治思维强调思想转变,突出党对法治的理念和态度。要通过加强对领导法治观念的培训,加深对法治思维的认识。尤其是现阶段,法治培训的方式方法应该多样化,使之有感染力、震撼力,以产生更好的实际效果。因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建立在对法治内涵和要素有明确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对法治内涵和要素不甚了解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有什么法治思维,不可能主动、自觉和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法治思维支配法治方式。具有法治思维,必然会主动、自觉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文/吴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