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强化问责体系建设让不为者“无位”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4-29  发稿编辑:韩春梅

 

周总理的出国访问,有时是连续不断的,有一次一连访问了十四个亚、非、欧国家。他是一国总理,有关他的一言一行,穿衣戴帽都在新闻媒体的“捕捉追踪”之中。如果稍有不慎,坏衬衣被哪位新闻记者发现了,哪怕是远距离拍下一个镜头,也会被一些对我国不友好的国家列为证据:看,中国穷得连他们的总理也穿这样破烂的衣服!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深受总理教诲,当然知道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于是,这只钢纸箱刚好就派上了用场。每天晚上周恩来换下衬衣后,马上就由成元功把衣服装进箱子,上了锁送到大使馆,再把洗好晒干的衬衣装进箱子、上了锁带回国宾馆。让各国记者倍感好奇的箱子里装的不是什么国家高级机密,更不是什么核按钮,而是周总理每天换洗的破旧衬衣。“神秘”的钢纸箱,不仅装着周总理的破旧衬衣,也装着周总理对外交无小事的缜密细致,装着他始终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装着他大有大无的崇高品质和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3月7日)

2009年4月21日,习总书记在参观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时感慨地说:“周恩来生前没有留下什么遗产,他留下了精神财富。我们只能是见贤思齐,要学习这种精神啊!”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要有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就是要对标周恩来、焦裕禄、兰辉、菊美多吉、毕世祥等先进典型,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化干部宗旨意识教育,让为官者“想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会有思想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为官不为”的现象,就是党的观念淡薄、宗旨意识缺失的结果。问病先探源、治病要除根,要杜绝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不为”恶风的蔓延,就要从源头做起。要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补钙”,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宗旨意识,要打牢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要深入基层真切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心理愿望,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强化问责体系建设,让不为者“无位”。同时要制定出台严格的查处惩治制度,还要坚决逗硬惩处机制。加强督查问责。对占着位子不干事的,该教育的教育、该批评的批评,不能睁只眼闭只眼,姑息迁就、放任自流。让不为者受到惩戒,把为官动机不纯者坚决清理出干部队伍,要让干部随时都不敢懈怠、不敢失职。发挥好问责利器的作用,通过明责、督责、问责的有效举措,倒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严厉惩处不作为、不担当的“太平官”,推诿扯皮的“滑头官”,“问责一个,警醒一片”。既要高举利剑向为官不为开刀,又要完善奖勤罚懒制度,让懒官无法继续“逍遥”。标本兼治,方能彻底治理庸官懒政。通过对为官不为者严厉惩处,释放出有违必究、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促使党员干部不敢懈怠、不敢失责、不敢渎职。(文/周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