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4000多字的内容,84次提到“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赢得现场如潮的掌声,更激起回响、激发共鸣,焕发亿万人民的坚定信心和奋斗激情。(人民日报3月22日)
“人民”是一个国家的组成者、创造者、见证者,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这点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提现的很充分。历届国家领导人也都坚持并不断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将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最根本的目标。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唯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做群众满意的事、高兴的事,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笔者认为,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回归服务本位,而不是将这份职业作为获得金钱和地位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都是为了群众服务。国家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时时处处想到为人民服务,而不能时刻想着个人的利益,这样才能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要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最大的人生目标和任务来完成,把为人民服务当做自己的光荣使命。党员干部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能贪图安逸,追求吃喝玩乐;不能将党员干部这个职业作为追求金钱和地位的途径,对这些错误的东西必须要坚决抵制。要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宗旨,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时间以外加班,到外地出差的确比较辛苦,但是作为党员干部应该站在群众的立场,为了群众的利益敢于吃苦,勇于担当。能多为群众解决困难,多办实事和好事,这样才是党员干部价值的真正体现。(文/弘于)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