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好人”,是每一个人从小便常常听到的长辈教诲,也是中国人朴实的道德追求。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把做个好人理解成好人主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强调坚决防止和反对好人主义。好人主义是党内生活中的一种不良风气。一无立场、二无原则、三无底线的好人主义,实际上是侵蚀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害人主义、坏人主义。
毛泽东同志曾经给好人主义这样画像:“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做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好人主义者用庸俗的得失观看问题,用扭曲的是非观判对错,用狭隘的利害观干事业,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心中的“小算盘”算计的都是一己私利,将党和国家的需要以及人民的利益弃于脑后。好人主义就似“糖衣炮弹”,表面甜蜜,危害却非常巨大。 (人民网2018年2月7日)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然而,好人主义者要么对消极腐败、不正之风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要么就以变味、走样的批评来应付组织生活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似抑实扬、明贬暗褒等,都是好人主义者惯用的手段。如此下去,一些同志就会从小错走向大错,甚至滑入犯罪的深渊。如果一个集体的好人主义风气越来越盛,昂扬奋斗的精神风貌必然不复存在。组织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克服好人主义,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对违反原则的人和事,该批评的批评,该制止的制止,该处理的处理,这才是对干部的真爱,对党的事业的大爱。组织部门要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把从严的要求贯穿到干部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对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应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对敢于负责、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要予以鼓励、表彰和提拔重用;对工作不力、作风飘浮、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要进行诫勉谈话、及时采取组织措施。在接到群众反映、班子出现不团结苗头等问题时,应通过诫勉谈话、函询等方式及时提醒,防微杜渐。
要坚决调整那些工作不力、作风不好、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对因工作失职而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干部,要严格问责;对以权谋私的干部,要及时查处。通过必要的组织调整和处理,警示和挽救干部。(文/弘于)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