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了近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20起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通报的案件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查处的20起问题中,惠农领域违纪问题最为突出,共通报了7起,占35%。(3月11日《人民日报》)
习总书记强调在反腐工作中一定要“老虎”、“苍蝇”一起打。随着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问题干部不断的落马,群众对此表示由衷的高兴。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微腐败”的频频曝光再次表明:腐败没有绝缘体。哪怕权力再小,也有腐败的空间。我们知道“大老虎”祸害一方,可是“小苍蝇”更是祸害天下。一些小苍蝇长期缺乏监管,所贪金额巨大,小官巨贪令人乍舌。一些基层干部在腐败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反腐行为的隐蔽性、广泛性、渗透性将动摇国家根基。不让腐败成为祸害,基层党员干部要有人管。因而,整治“微腐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监管重点,紧盯控制着资源、把持着权力的办事岗位和基层干部,严防基层权力越过“底线”。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有盼头、有劲头。
要用“放大镜”监督基层党员干部的“小行为”。基层的项目额度基本都很小,资金的不正常流动很难被察觉,这就给反腐工作带来了困难。小官巨贪的证据就藏在数量庞大的票据中,其本身并不是多么高明的造价技术,只是因为置身于海量的数据中难以被发现。在查处基层干部的贪污腐败中,我们要更加细心,要有大海捞针的勇气。
要用“顺藤摸瓜”的办法才能“斩草除根”。小官巨贪还存在成群成窝的现象。由于小官贪腐是大面积的,就容易形成相互包庇之势,从而让反腐工作难以推进。在查处小官贪腐的问题上,我们要把个案的查处变成窝案的查处,要一帮一帮的揪出问题干部,有信心有决心端窝子,才能在查办小官贪腐上取得成效。
要引入“阳光机制”提高资金“透明度”。基层工作量大面宽,涉及人员多,经费零散,因为监管力度长期匮乏,很多公示、听证等保障社会公平、公正的措施不能得到有效执行。这样一来,基层干部就有了很多贪腐的机会,贪腐行为成几何数的增值。要想控制基层贪腐,基层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制度、程序办理,对一些重点项目和资金要主动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只有更透明的办事机制得以运行,基层干部才没有贪腐的机会。(文/子萱)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