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为“道”,不偏不倚;持“正”为“派”,不歪不斜,才称得上“公道正派”。公道正派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处世态度和价值取向,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人民网)
古人云:“公生明,偏生暗”。党员干部只有把好公平公正关,才能凝聚人心,从而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当前,少数基层干部对群众的利益保护不力,执法不公,甚至为迎接上级检查,装扮群众,严重诋毁了群众形象,失去了公平公正存在的基础,应及时予以纠正,重树公平公正形象,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从党的事业大局出发,为人民的实际利益着想,按法纪、规章办事,不以私情废公事,不以“业绩”求“政绩”,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公道正派是一种道德品质和人格情操。公道正派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反映一定社会历史背景和具有具体内容的道德观念。它是做人或者说做个好人的一项基本品德。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不是生活在孤岛上、真空里,都要与人交往,和社会打交道,而公道正派就是维系人们的正常社会交往和社会稳定的一项最基本的品质要求和行为准则。
在工作中,要坚持公道正派,公正无私;坚持敢讲真话,讲公道话,做公道事。(文/胡开适)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