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业业干事,就是要确立献身党和人民事业的崇高情怀,聚精会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实干苦干,不务虚功,夙兴夜寐,勤奋工作,以一流业绩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讲话强调,新一届党中央要“奋发进取、埋头苦干”。1月5日,习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但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但仍有一部分贫困群众尚未脱贫;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各方面事业发展迅速,但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中国纪检监察报1月9日)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作为领导干部,“干”字是关键,只有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才是党和群众需要的好干部。作为一名干部,只有把心思放在“真干事”上,才能真正的把握住工作规律,真正的体现自身工作职能。不过当前也确实有些干部,或是按部就班、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表面上忙忙碌碌,实际上碌碌无为;或是怕得罪人,“好人主义”作怪,遇到问题和矛盾绕着走,不敢于碰硬;或是只会夸夸其谈,工作总是浮在上面、沉不下去,却喜欢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或是虽然年纪不大,却老气横秋、暮气沉沉,工作没有激情,缺乏拼劲,等等。这些干部,不仅愧领了自己的工资,更愧对了党培养,贻误了党的事业。领导干部既要有高超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决策领导能力,又要成为抓落实的“行家里手”,在工作中做到“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在实践中磨炼意志、锻炼才干。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想干事的意识、敢干事的作风、会干事的本领,更必须有干成事的行动和效果。所有的一切,最终都要锁定在干成事这个目标上,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文/胡开适)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