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并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意义重大。如何理解报告中的新要求,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近日,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罗平汉。(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2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界定党支部的职责任务,这是对党章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定位及职责任务的具体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新要求,这对从基础环节、基本任务抓起,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领,努力提升服务群众水平;要以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为牵引,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和水平。党建工作要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和新特点,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群众的需要,才能真正服务于群众,让群众受益。党建工作的创新要重实效。不能图眼球效应,不能仅为了讨上级领导喜欢,实际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只图眼球效应,只追求标新立异,那么就可能把创新当作形象工程,中看不中用。创新要讲科学,要有实际效果,这才是真正的目的。要深入实际,多听群众意见,看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有没有促进服务群众工作的效率,看是不是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不是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等。(文/彭思川)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