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将作风建设提升到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党员领导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成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光明日报2018年1月30日)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意思就是当官就要多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实事”是关键,只有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实事的干部,才是党和群众需要的好干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把心思放在“干实事”上,才能真正的把握住工作规律,真正的体现自身工作职能,做惠及群众的实事。党员干部要自觉弘扬节俭之风,花公家的钱心疼一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抛弃。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抵制拜金主义和奢靡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党员干部要自觉弘扬务实之风,干活儿实在一点。党员干部要自觉弘扬服务之风,对老百姓好一点。经常为群众做有益的工作,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服务群众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常思考如何为群众做有益的工作,比如多修修路,解决群众出行的问题;多为群众开展一些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的就业率;多组织一些文艺演出,丰富群众的业务生活等等这些都是群众最期盼事情,也是党员干部应该抓好、抓实的工作。(胡糊)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