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新华社的文章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光明日报2017年12月19日)
笔者认为,要严防“四风”问题反弹,要充分发挥好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作用,强化监督检查,共同形成监督合力。
健全作风方面的相关制度,是规范党员干部言行的基础。好的制度就像“紧箍咒”,约束着我们的言行。制度不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一纸空文,而是实事求是的一把尺子。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制度办事,按制度执行。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将对作风的明察暗访工作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经常性地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好的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形。要创新监督方式,抓好监督重点难点,让各类 “隐形腐败”无处藏身。对发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绝不手软,起好警示教育作用。发挥好群众的监督作用。要建立举报激励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建立安全快捷的举报系统,鼓励广大群众起好监督作用,让广大群众主动投身到与“歪风邪气”的斗争中来,构建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共同预防四风反弹。将纪律监督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不给“四风”顽疾留下一丝喘息的机会。让那些心存侥幸、认不清形势的干部付出代价,才能形成持续有力的震慑,防止“四风”问题的反复发作。强化督促检查,严肃通报问责。紧盯重要节假日,开展作风专项督查,对各单位值班、工作纪律、公车管理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要敢于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责单位限期纠正整改,从严追究领导责任。(文/兰林夕)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