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深入基层要落脚到“办实事”上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1-03  发稿编辑:韩春梅

 

实现全面小康,开启新征程,统筹推进战略安排,对广大党员干部也提出了新要求。处于新时代的年轻干部们,仍需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扎根基层,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深入基层有利于年轻干部成长。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关键时期,“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被作为当前扶贫工作的重要要求,“精准”二字已然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政府工作方案从制定到落到实处,离不开试点和实际相结合。而年轻干部作为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如何真正的深入基层将成为今后工作能力的奠基石。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深入基层有利于干部队伍建设。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队伍状况不断变化,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显得日益迫切。除了加强现有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外,还要大力拓展干部选拔渠道,让更多来自基层一线的优秀人才为政坛带来实干爱民的“清风”。(西南商报2017年12月26日)
 

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要树立问题导向,要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首先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围绕群众的急难怨盼问题,立足自身职能和资源优势走基层。要结合自身的职能特点,发挥职能优势,为基层群众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帮助,引导群众走向致富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基层群众。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完善长效机制相结合。“走基层”不能就“一阵风”,要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一种长期的工作机制,成为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对“走基层”工作的开展情况、成效进行量化考核,让广大党员干部高度重视“走基层”工作,自觉将“走基层”工作做好、做实,“走”出实效,让基层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让基层面貌真正得到改善,困难群众真正脱贫致富。“走基层”重点要了解基层的基本情况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制定出如何解决基层困难和群众困难的工作方案。对不同的群众要根据不同的困难和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帮扶方案,做到实事求是,解决群众最关心和最盼望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深入基层,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基层干部奋斗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战线,只有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坚持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中去,才能真正做到“想民之想,解民之忧”。(文/胥红运)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