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中共南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记者了解到,2017年,南昌市共选派68名年轻干部到“四个一线”挂职锻炼,并对32名县级干部因联动问责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对6名考核不过关的县级干部进行岗位调整。据介绍,南昌市制定出台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充分运用考核结果,落实奖惩机制,对128名考核优秀县级干部通报表彰,对32名县级干部因联动问责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对6名考核不过关的县级干部进行岗位调整。(中国江西网讯2018年1月1日)
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关系到对一个干部工作的认可,直接影响到干部的发展和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是选拔优秀干部的标准,因此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标准必须科学。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就是“指挥棒”和“风向标”,决定着干部努力的方向。有什么样的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什么样的发展。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特别注意突出三点。
一是以工作“实绩”说话,从工作实绩的角度评价领导干部是否“干得好”。通过深入、全面的考核,既考察领导干部的显性政绩,也要考察隐性政绩;既考察表面政绩,更注重考察实质政绩;既考虑领导干部的主观努力,也考虑当时当地的客观条件。通过科学的考核,领导干部是真干还是假干,是真的干得好还是干得一般或干得不好,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评价。
二是重视“群众”认可度,引入群众参与评价,实行政绩公示制。对初步确定的政绩,还要向群众公示,经群众认可才能进入干部人事档案。通过将政绩在电视和有关刊物上集中进行公示,一方面受群众的监督和认可,另一方面也向群众进行宣传。
三是重视“八小时之外”的表现,实行干部生活圈观察制,从现实表现的角度评价领导干部是否“行得正”, 建立干部作风监督制。领导干部生活圈一直是干部考察工作难以深入的盲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又是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关系党风、政风。
四是考核结果要与干部职务晋升、奖励表彰、培训深造等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公务员队伍不愿为、不会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等问题,激发广大公务员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干部想干事,干成事。对考核在发现问题的干部要敢于动真碰硬,要运用好“四种形态”对发现的问题及早提醒、早警示,早整改。(文孙小小)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