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以务实作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12-22  发稿编辑:韩春梅

 

从时间来看,从现在到2020年,只有3年多一点的时间。在上世纪末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紧紧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现在,这个时跨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收好官,是党的十九大后全党承担的首要历史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我们党的重大历史责任。现在,时间紧迫,时不我待,非有决胜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不可。(经济日报12月7日)
 

习总书记曾经说:“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力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扶持力度,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共同繁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住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这两个重点,对基层党员干部来说自觉行动起来,积极努力,付出行动,抓住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为这项事业添砖加瓦。要实现“全面小康”首先要摸排出那些最困难的群众,他们是最需要帮扶的人群。困难群众的脱贫致富也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基层群众中困难群众的数量,家庭状况,收入来源等基本信息,建立起困难群众台账,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基层党员干部要深入了解情况,弄清困难原因。困难的原因除开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缺少脱贫技术等普遍性因素外,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照顾老人、孩子而无法外出务工等也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基层党员干部要对这些致贫因素进一步分析,只有切实找准致贫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搞好调查研究,找准脱贫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因为缺乏技术贫困的群众,基层党员干部要根据当地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帮助困难群众找到脱贫的门路。对于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众,也要帮助找准疾病的原因,为他们提供医疗方面的帮助,今早治愈。对于因残致贫和一些无法治愈的疾病致贫的群众,要进行资金方面的救助,帮助其改善生活条件。(孙小小)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