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遵循,是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生动实践,也是引导广大干部坚定信念、奋发有为,勤政务实、敢于担当,不断激发干部谋发展促发展的动力活力,始终保持追赶超越的精气神。(中国网2017年11月20日)
不断激发干部谋发展促发展的动力活力,鼓励党员干部努力干事,大胆干事,解决以往“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让“敢于干部”的干部不吃亏。就需要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必须统筹各种技术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评方法,对干部进行综合评价。要在全面掌握考核信息的基础上,采取类型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环境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对考核客体进行研究。要“在强化经常性考核,坚持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为基础,以换届(任期)考察、任职考察为重点,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民主推荐法、民主测评法、民意调查法、个别谈话法、实绩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干部全面考核。这样才能对领导干部作出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公正的评判。要在健全干部考察制度、完善考察标准的基础上,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对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要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的,要批评教育、督促整改。营造一种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在这种导向和环境下,只有能干事、会干事并最终干成事的干部,才有干事的成就感。使其自觉防止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主动做到履职尽责、干事创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才能形成干事创业、促进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文/胡开适)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