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节点上,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是大忌。湖北宜昌当阳市官网日前发布了一则宣传当阳市国土资源局扶贫工作的文章,但文题却为《灌阳县国土资源局多举措助推精准扶贫工作》,除部分时间、数字上略有出入,绝大部分均与11月6日桂林市灌阳县在广西国土资源厅官网上发布的文本一致。湖北当阳、广西灌阳,相隔千余里,两地国土部门却“恰巧”采用了完全同步的扶贫举措。更巧的是,两地国土局竟“心有灵犀”地一致“投入380多万元修建乡村道路5.8公里”。连扶贫总结都抄袭,怎么对得住“精准扶贫”——众所周知,“精准”二字贵在一地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新京报2017年11月)
精准扶贫关系到基层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有弄虚作假的现象存在,务必要在“实”字上多用心。首先要抓好需求调研,了解产业基础,发掘优势项目,抓住重点开展技能培训。一方面,组织基层干部进村入户调研,摸清当地有哪些主导产业、有多少产业带头人、需要哪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广泛听取当地群众及基层干部的意见,形成需求调研分析报告。针对贫困地区农民创业能力差、组织化程度低、市场意识不强等问题,结合贫困地区生态优势,精准种植业创业、养殖业创业、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业休闲旅游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其次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精准选调学员,真正把学习意愿高、产业基础较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选出来进行培训,以带头人的成功示范,引领整个村的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文/张莉萍)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