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没有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来认识和看待净化政治生态的问题;有的第一责任人履责还不到位……”近日,天津市委召开净化政治生态工作专题座谈会,深入剖析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的严重危害,突出问题导向,紧紧抓住“人、事、因、制”,推动全市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专项治理有力开展,坚决打赢净化政治生态攻坚战。(11月2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好人主义:所谓“好人主义”,顾名思义就是谁也不招、谁也不惹的处世哲学,虽说听起来仿佛是与世无争的生活、本本分分的做人,但实质上并不是这样。好人主义”表面上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其结果往往是大家都不好。领导不敢在原则和纪律上得罪人,自己其实就是在违反党的纪律。表面上看,是一个“好”字,其实并不好。好人主义是对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容忍,它麻痹人的真假、善恶、美丑之心,目的是讨好卖乖,说到底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在作怪。好人主义,看起来是对人“好”,其实是对同志不负责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现缺点、错误,是难免的。特别是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一些消极的东西很容易侵入到党内,腐蚀同志。这就需要经常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去“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侵蚀”。发现同志有了缺点、错误,应当及时指出,帮助改正,这是对同志真讲情谊、真负责任。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许多干部犯错误总是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开始往往只是出现一个缺口。而这种时候的一次批评,犹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干部就会警觉,不至于越走越远,滑入错误甚至是犯罪的深渊。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主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切实负起责任。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听取大家的批评意见,真正做到闻过则喜、从善如流,而不能听到奉承话就开心,听到不同意见就不高兴,并以各种方式进行“反弹”。要带头坚持党性原则,不怕得罪人、不怕丢选票,不当“和事佬”,不搞无原则的迁就照顾。要带头加强党性修养,严格自律,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带动和影响他人,作好表率。(文/子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